烏克蘭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部長斯維特拉娜·格里丘克宣布,烏克蘭內閣已經批準了實施國家排放交易體系(ETS)的計劃,為國家氣候政策奠定了基礎。其周五在Facebook上寫道:“實施ETS是實現氣候中和的關鍵工具,也是烏克蘭加入歐盟的主要要求之一。該計劃的實施將有助于實現我們在《巴黎協定》下的國家自主貢獻,減輕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的影響,并為烏克蘭參與歐洲 ETS 做好準備。”
ETS是一種基于市場的溫室氣體減排機制,已在歐盟、中國、墨西哥和瑞士等多個國家成功運行。其工作原理是為企業設定總體排放量上限。企業可以接收或購買配額,用于自身運營或在該系統建立的配額市場內進行交易。
烏克蘭計劃于2025年以
試點模式啟動國家
碳排放交易體系。決定建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交易體系(ETS),不僅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挑戰,也為該國加速與歐盟的融合提供了關鍵支撐。這個決定背景復雜,涉及國家戰略、環境政策以及對外部經濟壓力的回應。以下是烏克蘭為何堅持此舉的幾個關鍵原因。
推動與歐盟的一體化
建立
碳市場是烏克蘭與歐盟深度一體化的核心步驟之一。烏克蘭加入歐盟的進程需要大量的環境法規與政策對接,特別是在氣候變化和碳排放管理方面。ETS作為歐盟主要的氣候政策工具,不僅幫助烏克蘭滿足歐盟的環境要求,還為其進一步融入歐盟
碳市場鋪平道路。赫林丘克提到,實施ETS是烏克蘭加入歐盟的主要要求之一,且有助于緩解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CBAM旨在對來自不實行碳排放定價的國家的高碳產品征收關稅,建立碳市場使烏克蘭產品能夠符合歐盟的
綠色要求,避免在貿易中受阻。
經濟激勵與綠色投資
ETS的核心機制是通過設定排放上限和配額交易來推動企業減少碳排放,轉向更清潔的生產方式。烏克蘭經濟的現代化和綠色轉型將依賴于大量的綠色投資,而ETS為這些投資提供了經濟激勵。通過碳市場,烏克蘭可以吸引國際和國內的資金流入清潔技術、綠色基礎設施和
低碳經濟發展領域。這種投資不僅能幫助企業降低排放,還將推動烏克蘭制造業的現代化,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然而,實施ETS的路徑并不簡單。烏克蘭的經濟仍然處于戰爭和戒嚴狀態,許多行業面臨基礎設施破壞和資金短缺等困難。為了避免對企業造成過度的財務壓力,烏克蘭政府采取了分階段實施策略。
根據政府的ETS路線圖,第一階段(2025-2027年)將重點制定法律框架并建立所需的ETS運營工具;第二階段(2028年起)進入試點階段,進行系統測試;第三階段(預計2031年開始)則是全面實施階段。這樣的分步走方式既為企業提供了適應新規則的時間,也為系統的逐步完善留出了空間。盡管如此,
專家指出,企業尤其是受戰爭影響較大的企業可能缺乏應對碳市場要求的準備,缺乏準確的排放數據或資金不足以支持綠色轉型。政府、國際金融機構和私營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將是確保ETS順利實施的關鍵。
以ETS為紐帶
烏克蘭的ETS設計和實施將借鑒歐盟等各國的ETS成功經驗。烏克蘭希望通過對這一機制的學習和調整,建立一個適應本國國情的排放
交易系統,從而有效推動減排并促進經濟轉型。此外,隨著全球范圍內碳排放定價機制的推廣,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實施類似ETS的碳市場。通過碳市場這一共識和全球市場機制,烏克蘭希望與這些國家建立更多連接,獲得技術支持和經驗交流,以ETS為紐帶沒,通過小的“碳市場”確保其國家層面的大的“國際市場”順利運行。
結論
建立碳市場是烏克蘭為實現氣候中和目標、融入歐盟市場并推動經濟綠色轉型的一項重要決策。雖然面臨戰爭和基礎設施破壞等挑戰,烏克蘭依然堅持分階段實施ETS的計劃,力圖為企業提供足夠的適應時間,同時吸引國內外投資推動綠色技術創新,為其戰后重建打下基礎。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