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氣候適應型城市”?
氣候適應型城市是指通過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能夠有效應對暴雨、雷電、強風、霧霾、高溫、干旱、塵沙、霜凍、積雪、冰雹等惡劣氣候,保障城市生命線系統正常運行、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生態安全相對可靠的城市。
二、崇明區為什么要建設氣候適應型城市?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然條件。作為典型的河口海島型城市,崇明區生態環境敏感脆弱,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對崇明的水資源、生態系統以及農業生產等帶來的系統性風險挑戰較為嚴峻。近年來,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崇明區面臨著高溫熱浪、強降水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的情況。這些極端天氣不僅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還可能對基礎設施、農業生產等造成破壞。因此,建設氣候適應型城市,提高城市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對崇明區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二是政策支持。根據《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關于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
試點的通知》和《上海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24-2035年)》等文件,將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列為
試點示范,進一步推進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通過建設氣候適應型城市,崇明區可以探索適應氣候變化的新模式,為河口海島型城市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三是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通過優化空間布局、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增強生態服務系統功能等措施,崇明區可以構建一個更加安全、宜居、可持續的城市環境。以“堅持預防為主、強調主動適應,堅持因地制宜、強調系統適應,堅持順應自然、強調科學適應,堅持統籌協調、強調協同適應”為原則,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減緩和適應并重,將適應氣候變化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推進適應氣候變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海島型適應氣候變化崇明樣本,助力崇明
碳中和示范區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將崇明建設成為世界級生態島提供韌性保障。
三、崇明區如何建設氣候適應型城市?
根據“四、實施計劃與項目清單”,崇明區將重點推進八大類25項重點項目。這些項目將由區生態環境局、區氣象局、區應急局、區規劃資源局、區水務局、區建設管理委、區綠化市容局、區農業農村委和城建集團、生態企業集團負責推進。預計到2035年,崇明氣候變化監測預警能力達到國內領先,氣候風險管理和防范體系更加成熟,氣候相關災害風險得到有效防控,適應氣候變化技術支撐體系和政策標準體系更加完善,全社會適應氣候變化能力顯著提升,氣候適應型城市全面建成。
四、崇明區的建設方案有哪些亮點或創新之處?
例如在防洪除澇體系建設方面,崇明區提出了主海塘全部達到200年一遇高潮位+12級風(不低于同頻風)防御標準的遠景目標要求,持續推進主海塘達標建設工作。預計到2025年底,崇明島主海塘達標率84.71%,長興島主海塘達標率98.71%,到2035年,全區主海塘達標率100%。
在健全農業風險保障體系方面,崇明區實施水稻、蔬菜、大棚設施等農業保險。加強農業保險政策宣傳,引導農戶通過農業保險應對災害風險,保證農業生產有序開展。提高災中災后應急處置能力,快速啟動災害應急響應,全面開展救災指導與農業生產恢復工作。啟動保險快速理賠機制,開通
綠色理賠通道,推動簡化理賠流程,減輕農民經濟負擔。加強災后技術指導,助力農戶農業生產恢復。
五、想要進一步了解政策如何咨詢?
如果社會公眾想要進一步了解崇明區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的具體情況,可以關注“崇明環境”等公眾號,或聯系電話021-69692628咨詢相關政策。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