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周二發布年度報告呼吁,全球應加快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污染問題,并指出當前國際社會在應對這三重地球危機方面的進展依然緩慢且不平衡。
環境署執行主任安諾生表示,盡管過去一年全球在應對三重地球危機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面臨諸多挫折。她強調,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正在阻礙全球環境合作,令多邊環保進程變得復雜而艱難。
安諾生強調,盡管當前全球局勢復雜多變,但跨越國界、跨越分歧的合作仍然是保護地球這一人類生存根基的唯一選擇。
雄心勃勃的氣候目標至關重要
報告援引《2024年排放差距報告》的數據指出,世界各國必須在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削減42%,方能將全球升溫控制在《巴黎協定》設定的1.5°C以內。
報告還通過科學模型進一步揭示,如果缺乏大幅減排行動,本世紀全球氣溫或將上升2.6°C至3.1°C,帶來災難性后果。
報告指出,環境署正與60多個中低收入國家合作,加快推進電動交通轉型,以減少運輸行業的
碳排放。
報告強調了部分國家的成功實踐,例如安提瓜和巴布達大規模采購電動公交車,以及肯尼亞立法推動電動摩托車和公共交通投資項目,這些舉措均展現了國家層面在
綠色轉型方面的積極成效。
消除塑料污染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報告指出,塑料污染作為全球最嚴峻的環境威脅之一,是環境署工作的重點領域,國際社會正在積極推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料污染防治條約談判。
在去年于釜山舉行的塑料污染政府間談判委員會第五次談判中,擬議條約的32個條款中已有29項達成一致,但最終文本仍在磋商。
環境署敦促各國在下輪談判前彌合分歧,并在今年12月召開的聯合國環境大會第七屆
會議之前就終止塑料污染達成有力協定。安諾生指出,締結一項具有法律效力且內容強有力的全球性塑料污染防治協定至關重要,各國必須盡快凝聚共識。
呼吁更大行動力度
報告同時呼吁各國在2月底提交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時,拿出更加雄心勃勃的減排行動計劃,助力將全球升溫控制在《巴黎協定》的目標范圍內。
安諾生警告說,全球環境形勢依然嚴峻,氣溫持續上升、生態系統不斷退化、污染威脅有增無減,這些全球性危機亟需全球性解決方案。世界各國必須齊心協力,建設一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地球家園。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