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以碳達峰
碳中和為重點,有力有序推進各項工作,持續加快
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頂層設計更加完善。我市先后印發實施全市碳達峰實施方案、國家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實施方案、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實施方案、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實施方案以及相關年度工作要點。在工業、交通、建筑、科技、環保、招商等領域同時發力,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間格局。
目標任務達標達效。嚴格落實節能降碳目標任務,“十四五”前三年全市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1.7%,完成整體目標任務進度70%以上,受到省發展改革委通報表揚。2024年前三季度,預計全市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8%,基本可確保“十四五”整體目標進度達到80%以上。
能源體系不斷優化。持續調整能源結構,優化
新能源產業開發,科學布局風電、光伏、儲能等綠色
新能源項目。截至目前,全市可再生能源裝機340.94萬千瓦,包括水電裝機47.44萬千瓦、風電裝機202.58萬千瓦、光伏裝機85.92萬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5萬千瓦,已占到全市發電總裝機容量的42.38%。
低碳產業持續發展。加快化工、建材、冶金、電力等傳統產業綠色低碳升級,組織實施東方希望溶出機組綠色化改造等節能項目14個,總投資22.8億元,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節能13.5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29.6萬噸。推進循環經濟助力降碳,重點圍繞中水回用、固廢利用、節能降碳、污染治理等,加快推進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基地等“五個國家級”資源節約和循環經濟領域
平臺(基地)建設,謀劃并實施重點項目150個,總投資649億元,一、二、三產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得到有效覆蓋。
項目關口從嚴把控。認真落實“兩高”項目管控的政策要求,建立“兩高”項目逐級會商聯審機制,科學論證新上項目必要性、可行性,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同時,積極引導各類項目投入到符合國家產業方向、綠色低碳發展要求的相關領域,不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