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名為“黑龍江省造林
碳匯項目評估
方法學”(FCS-造林模型)的項目科技成果12月18日在
北京通過
專家評價。
專家組認為,該成果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FCS模型的核心框架“林齡驅動的生物量邏輯斯蒂生長方程結合土壤有機質分解雙庫模型”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具備應用于其他地區的潛力和推廣價值。
18日舉行的科技成果評價會由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林科院、北京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單位林業碳匯領域專家參加。本次科技成果評價會,標志著黑龍江省造林碳匯項目評估方法學獲得國家級權威科技認證,成為全國首個通過成果評價的省級林業碳匯方法學。
有“中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之稱的黑龍江省,森林面積2047.7萬公頃,森林蓄積量達21.58億立方米,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約為57億噸,是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力量。今年7月17日,黑龍江省舉行林業碳匯交易啟動儀式,宣布該省建成省級林業碳匯交易體系,成為全國第一家由林草部門牽頭建立的省級林業碳匯交易體系。
據了解,該方法學聚焦于林木生長過程的生物量累積與林齡的關系,采用經典的邏輯斯蒂生長方程用于植被碳匯的計算,具有本土化、低成本、科學便捷等特點,作為黑龍江省省級林業碳匯交易體系的重要科技支撐。
目前,黑龍江省依據該方法學已經開發了11個“龍江綠碳”項目,其中5個項目由省林草局和省生態環境廳共同簽發林業碳匯減排量10.6萬噸,有效促進林業碳匯價值轉換,并成功實現科技成果應用轉化。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