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完善
碳核查行業標準,提升
碳核查數據精度#e#
推動完善
碳排放核算標準體系。市場監管總局已批準發布《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GB/T 32150-2015)及17個行業溫室氣體核算與報告要求系列國家標準(GB/T 32151.1~17),涵蓋電網、有色金屬、鋼鐵、民用航空、建材、煤炭、化工、公共建筑運營單位等重點領域,解決了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標準缺失、核算方法不統一等問題,成為企業開展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的基礎標準。相關標準與國際標準保持技術協調,基本實現國際國內標準協同。2024年,生態環境部與市場監管總局按照集中編制、集中協調、集中審核的原則,繼續推動研制
碳排放核算相關標準,近期將發布第一批9項碳排放核算相關標準。結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工作需要,生態環境部穩步有序推進行業企業碳排放核算報告與核查技術規范研究,目前已印發發電行業的核算報告與核查技術指南,電解鋁和水泥行業核算報告與核查技術指南已公開征求意見,并同步修訂鋼鐵、造紙等21個行業核算報告指南。
完善碳排放報告核查制度。2021年以來,針對納入全國
碳市場的發電行業,生態環境部印發實施《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 發電設施》《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查技術指南 發電設施》,建立了一整套碳排放數據核算報告核查體系,由國家出臺相關技術規范,企業按要求主要采用排放因子法進行碳排放核算并報告年度碳排放量,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企業提交的排放報告及時組織開展核查。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已經建立碳排放數據質量常態化長效監管機制,實施“國家—省—市”三級聯審,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信息化技術智能預警,將數據問題消滅在“萌芽”階段。創新建立
履約風險動態監管機制,督促企業按時足額完成清繳。參與
碳市場企業均建立了碳排放管理的內控制度,將
碳資產管理納入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相關企業的管理能力和核算能力顯著提升。對水泥和鋁冶煉行業的配額分配方法、核算報告方法、核算要求指南等,開展了專題研究評估論證,相關的碳排放數據核算技術文件起草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擬于近期印發實施。
下一步,生態環境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不斷完善碳排放核算標準體系和核算報告核查制度,穩步提升碳排放數據精準性。加快出臺碳排放核算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盡快發布第一批9項碳排放核算國家標準,2024年將發布50項左右的碳排放核算標準,力爭2024-2025年實現重點行業碳排放核算標準和技術規范全覆蓋。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