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管理員:“綠色衛士”助企業降碳
控制企業碳排放額度,是不少國家實現“
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手段之一。在全球綠色轉型過程中,“
買賣”二氧化碳排放權成為一種主流。作為伴生職業,“碳排放管理員”功不可沒。碳排放管理員是指從事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監測、統計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詢等工作的人員。33歲的陳先生(應采訪對象要求,此處不具名)是深圳
綠色交易所的一名員工,主要負責
碳交易、近零碳方面的工作。
什么是碳交易?陳先生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不同于產業補貼,碳交易機制是一種市場化機制。深圳目前共有700多家重點排放單位,根據工業增加值等一系列數據,每家企業獲得政府分配的碳排放份額不同。碳排放有盈余者,可以“賣碳”,出現缺口的則必須“買碳”。深圳綠色交易所是深圳唯一的法定碳交易
平臺,在這里,碳排放管理員每天都在密切關注或者經手“綠色交易”。陳先生將這一職業描述為“綠色衛士”。
陳先生曾在金融機構工作,“2020年‘雙碳’目標提出之后,看到碳交易的發展前景,我就決定來到交易所。”據他介紹,他們不僅負責企業的碳交易工作,還會設計節能降碳方案,協助企業優化生產工藝、推廣使用可再生能源等,降低企業的碳排放。他曾作為團隊骨干人員,為某醫藥公司編制近零碳生產基地的方案,幫助其在2023年減碳逾800噸。他還牽頭設計了碳普惠應用小程序,用戶可以在該小程序上通過打卡綠色低碳行為降低碳排放。
該所員工毛女士今年27歲,她一天的工作與陳先生稍有不同,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作為交易所的前臺崗位,接聽業務電話解答
碳市場相關企業疑問,如深圳重點排放單位有關報告遞交、配額發放及
履約相關咨詢;二是面對
碳市場不同參與主體,全年開展能力建設項目,提高企業對碳排放市場運營的意識。
“碳排放管理師是個新興且具有戰略意義的職業,要求掌握的內容廣泛且復雜。”毛女士說,目前并沒有大學開設這門課程,如果想做這方面工作,需要具備一定的環境、能源和經濟方面知識,還要能熟練運用數據分析軟件。陳先生表示,像綠色咨詢人才最好有環境科學、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知識儲備,綠色金融領域則最好有銀行、證券等相關工作經驗。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