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近期發表的一篇
論文,對氣候過沖的風險性提出擔憂。過沖是指允許升溫暫時超過巴黎協定規定的1.5℃。研究指出,氣候過沖之后,想在當前預想的時間框架內逆轉全球變暖或許很難。
巴黎協定對全球升溫的樂觀限制是比工業化前氣溫高1.5℃。有人提出,暫時性超過這一目標,再通過減少二氧化
碳排放讓之后的升溫回到1.5℃以下或許是可能的。不過,這種過沖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一直不明確。
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團隊此次對過沖路徑和長期氣候穩定等進行了模型模擬。他們發現,全球和區域氣候變化風險因發生或不發生過沖的情景而異。團隊認為,過沖后的氣溫下降可能無法實現,因為較強的地球系統反饋產生的變暖放大效應可能會造成長期升溫。
團隊發現,過沖后,地球系統的許多方面,如物種豐度、碳儲量和陸地生物多樣性等可能回不到過沖前的水平。即使過沖后氣溫下降,海平面也會持續升高。他們指出,降低全球氣溫比嘗試在過沖后讓全球升溫穩定下來更容易避免氣候風險。
該結果表明,人們不能對過沖后各種變化的可控性過度自信,只有快速減少排放才是限制氣候變化的有效手段。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