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電力現貨市場建設
作為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典型省份,山西最先構建了電力現貨市場“能漲能降”的市場價格機制,是全國首個正式運行電力現貨市場的省份。近5年,山西新能源裝機年均增長523萬千瓦,利用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今年上半年,外送綠電交易量73.28億千瓦時,是去年全年的3.17倍,山西綠電消費持續升溫。
潘躍龍表示,加快建設全國電力統一市場是實現綠色轉型目標的路徑。近年來電力市場交易規模快速擴大,全國市場交易電量由2016年的1.1萬億千瓦時增長到2023年的5.62萬億千瓦時,中長期交易電量占比超過90%。多層次電力市場體系建設連續推進,目前山西、廣東、山東、甘肅相繼政策運行,約20個省份開展了結算試運行,多元化價值進一步顯現,電力市場治理和監管體系更加健全,電力系統運營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高。
如今,各地區積極探索實踐,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正從
試點逐步走向全國。孫正運認為,隨著全國統一大市場基礎制度不斷完善,各方入網積極性將充分被調動。不過,要注意到,可再生能源電力具有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需要引入儲能、虛擬電廠等新型主體參與輔助助服務市場,保障電力系統綠色低碳運行。
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輔助服務市場與現貨市場將形成協同運行發展趨勢。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立打破了省與省之間的綠電交易壁壘,為企業提供了一個綠電交易通道,助力企業綠色低碳發展。
近年來,我國綠色電力消費需求穩步增長。綠色電力消費“大戶”涵蓋了能源、電信、石化、鋼鐵、互聯網科技等多個領域。各類市場主體綠色電力消費意識正在逐步提升,綠電消費潛力得到進一步釋放。
潘躍龍強調,未來隨著能源低碳轉型的深入推進,新能源綠色發展、我國電力運行將發生深刻變化,加之多種因素,對我國電力體制改革頂層設計、電力市場體系建設與高效運行、電價機制的完善、新型主體融入電力市場,以及科學高效監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安全高效的電力市場體系。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