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資源稟賦,推動煤炭綜合化利用
煤炭是我國能源消費的主體,雖然其占比逐年下降,但因為我國的資源稟賦、工業消費結構等原因,煤炭依舊是能源“霸主”。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55.3%,比2022年下降0.7個百分點。2023年全國原煤產量完成47.1億噸,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因此,面對龐大的煤炭開采使用量,加強其清潔化利用,不僅可以節約能源,還能為低碳發展提供動力。
煤炭清潔化利用的基本原則,就是延伸煤炭的使用周期,在不增加消耗的前提下,增加其發揮作用的場景,并把廢氣、廢渣的排放降到最低,甚至無排放。
作為煤炭資源大省,山西省在十幾年前就開始建設“煤炭—焦化—化工—建材—電力”為一體的循環工業園區。在山西靈石、安澤等地都有建設。然而,缺失了政策體系和綠色引導機制,在2015—2016年的煤炭低谷期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很多園區沒能堅持下去。
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進入2020年,在國家“雙碳”戰略的指引下,這樣的循環工業園區重新獲得生機。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山西的調研中發現,焦化廠就建設在煤礦的坑口,煤炭沖過傳輸帶進入洗煤車間,而精煤經過成分配比后直接進入焦爐,焦爐尾氣開始進行化工提取,開始生產甲醇、煤制天然氣、氨、氫,最后把洗出來的矸石礦渣利用自發熱系統進行燒結成磚,爐溫還用來發電。在河南安陽吉利的甲醇工廠,則把焦爐煤氣的尾氣二氧化碳與氫氣耦合,生成甲醇,實現了整個排放鏈的“吃干榨盡”。
也正是在這個趨勢中,我國脫胎于煤化工產業氫、醇、氨等駛上了能源化發展快車道。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積極推動煤化工與綠氫行業耦合發展。
2022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發布《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并指出,“鼓勵石化化工企業因地制宜、合理有序開發利用”綠氫“,推進煉化、煤化工與”綠電“”綠氫“等產業耦合示范,利用煉化、煤化工裝置所排二氧化碳純度高、捕集成本低等特點,開展二氧化碳規?;都?、封存、驅油和制化學品等示范。”
2023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的《關于推動現代煤化工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指出:“在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較好的地區,推動現代煤化工與可再生能源、綠氫、二氧化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
CCUS)等耦合創新發展。”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