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7月9日電 數字經濟與低碳轉型雙向融合,以數字化引領低碳化、以低碳化帶動數字化,是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的重要路徑,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然要求。三明金融監管分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推進數字化
綠色化協同發展戰略,牽頭制定《金融支持“數碳融合”工作方案》,引導轄區銀行保險機構深度賦能經濟社會“數字+低碳”融合發展,助力新型工業化建設,培育發展
綠色生產力。
以減碳為重點,加大數字化轉型金融支持。重點支持企業數字化改造,強化轄區鋼鐵、紡織、水泥等碳達峰重點行業數字化改造融資支持,提供數字化等技術改造項目貸款余額31.98億元;支持鄉村數字化提升,依托數字化手段推動鄉村從“淺層脫碳”向“深度減碳”提升,已建成碳網點6個、碳驛站5個、“
碳中和•福農驛站”6個;支持園區數字化轉型,重點面向全市56個省級及以上綠色園區、綠色工廠,探索制定“一區一廠一方案”數字化轉型金融服務方案,相關授信金額52.87億元。
以低碳為導向,探索特色化金融產品服務。引導轄區銀行保險機構探索創新金融產品,加強上下協同、橫向聯動,探索創新“數轉智改貸”“碳效貸”“遙感指數保險”等“數碳融合”產品和服務模式;用好用足政策工具,更好滿足企業數字化低碳化改造升級融資需求,落地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3筆、金額1.07億元,
碳減排支持工具累計發放量7.55億元;優化完善服務流程,探索建立與
碳減排掛鉤機制,采取差別化貸款額度、利率定價等措施,當年新發放綠色貸款利率3.39%,較上年末下降0.32個百分點。
以測碳為基礎,打造綜合化數據服務
平臺。鼓勵銀行保險機構依托大數據技術開展“碳測算”,農行三明分行首次利用“思享”數字
平臺對百特(福建)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開展
碳排放測算,并根據碳減排結果給予企業25BP的利率優惠;搭建低碳供應鏈管理信息平臺,三明建行運用大數據為三鋼集團搭建省內首家鋼鐵領域物聯云商平臺——閩光云商綜合服務平臺,涵蓋智能倉儲、智慧物流等5個板塊;嘗試在智能審批環節嵌入“碳流”、促進“碳融資”,轄區銀行業機構支持
低碳經濟的融資余額204億元。
以控碳為目標,完善多部門協作聯動機制。加強項目共推,及時跟進地方政府部門發布的各批次省重點技改項目清單,對項目實施企業進行“臺賬式”管理,有效保障技改升級項目融資需求;加強系統共建,興業銀行三明分行積極參與地方生態環境局企業碳賬戶系統建設,并推進系統數據共享、信息互通,著力打造具有三明特色的“
碳金融”服務體系;加強風險共防,深化銀擔、銀保合作,加強與司法部門聯動,完善風險防范化解機制,低碳經濟不良貸款率0.14%,低于同期各項貸款不良率0.54個百分點。
下一步,三明金融監管分局將強化引領、加強指導,持續促進數字經濟與低碳經濟深度有效融合,推動金融支持“數碳融合”工作取得新成效,為綠色生產力發展貢獻金融力量。(完)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