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5月23日訊 5月22日,懷化市林地生態系統
碳匯權證暨林業碳券首發儀式在通道侗族自治縣萬佛山鎮舉行。該縣雙江鎮的10位林農領到了首批林業
碳匯權證和林業碳券,4張碳券賣了10萬多元。這意味著,我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迎來重大突破。
“太開心了,沒想到空氣也可以賣錢。”拿著林業碳券,44歲的雙江鎮生棋村林農楊盛謀一臉興奮,他將手上的
碳減排量賣給了通道大鍋沖
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總共林地面積有720畝,這次交易4萬多元。”
該公司項目經理王向表示,按照要求,他們公司的
碳排放量要逐年減少,如果擴大生產規模,就要購買碳券,來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
碳券,是林地林木碳減排量收益權的憑證。形象地說,就是一片森林每年吸收多少噸二氧化碳,依據計量方法換算成碳減排量,以券的形式發放給林農,林農用它可以直接交易、質押貸款。楊盛謀高興地說,有了林業碳券,林農增加了收入,以前靠砍樹賣錢,現在不砍樹也能賺到錢了。
活動現場,雙江鎮林農楊通協、楊正長、楊正誼也進行了碳券交易。最終,4張碳券共計賣了104804元,碳減排量1379噸。
森林資源是通道最大的家底、最大的競爭力,該縣森林覆蓋率達79.54%,比全省高出19.56%。近年來,通道大力實施增碳固碳工程,森林碳匯量穩步增加,
綠色顏值轉化生態價值優勢明顯。經測算,通道年度林業碳匯儲量達228.28萬噸,按首筆認購
價格76元/噸計算,價值約為1.73億元。
通道林業局碳匯工作負責人藍振盛介紹,碳券交易不僅能增加林農收入,還會提升森林質量,實現良性循環。而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二級教授佘濟云看來,湖南發放林業碳匯權證、林業碳券走在全國前列,“一證一券”盤活了林業資源資產,拓寬了森林生態價值變現渠道,“既是‘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助力碳達峰、
碳中和的有效途徑。”
■全媒體記者 李成輝
(一審:謝振華 二審:盧小偉 三審:魯紅)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