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引領行業轉型
火電廠到“綠電廠”的轉身,離不開多項關鍵創新技術的支撐。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中國環保產業取得長足發展,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重要保障。其中,新技術新成果不斷轉化應用,有力支撐了污染防治攻堅戰?;痣姀S超低排放、大型垃圾焚燒、燃煤煙氣治理技術裝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超低排放火電廠群。
如今,中國各項環保新技術新成果不斷轉化應用,有力支撐引領行業邁向低碳發展。在江西贛州,華能秦煤瑞金電廠擁有國內首創、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國產安全智能型DCS/DEH一體化、全廠主輔一體化分散控制系統技術,這里的燃煤機組是國內首個應用基于國產芯片和國產操作系統的二次再熱燃煤機組,標志著中國高參數、大容量發電領域核心控制設備實現完全自主可控。在廣東深圳,媽灣電廠通過汽輪機通流技術改造、“低壓變頻、低壓上船”岸電模式等手段,大幅降低機組發電污染物排放量。同時,電廠通過磨煤機組節能改造、工業廢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等,有效達成節能目的,每年減少電費、水費等成本支出超百萬元。
“積極改造煤電機組、推動火電廠向低碳轉型,是因為火電在能源保供中占據重要地位。”劉艷貴說,如今,以風、光為主的
新能源裝機規模進一步擴大,而煤電具備全時段的頻率穩定性和出力可調性,是確保電力系統穩定的基礎,仍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發揮兜底保障和靈活調節作用。
“當下,我國煤電機組超低排放系列技術日益成熟并得到廣泛應用。國家大力推動火電廠超低排放,進一步推動化石能源減污降碳清潔發展,既是寄望于火電在化石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也是明確在能源轉型的大戰略中,火電將繼續發揮能源保供 ‘壓艙石’‘穩定器’的功能。”國家能源集團上述負責人說。
《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持續推進煤炭開發節能降碳,加快煤層氣產業化發展,大力建設瓦斯抽采利用規?;V區和示范項目。繼續實施煤電“三改聯動”,穩妥有序淘汰落后產能。今后,伴隨“三改聯動”等改造規劃有序推進,更多先進節能技術逐步落地,火電行業將繼續在能源保供和綠色轉型領域發揮積極作用,為中國如期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可靠支撐。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