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轉型能否帶來希望?
可再生能源發電主要由太陽輻射、風和水循環的動態力量驅動,因其具有實現去碳化目標的潛力而躍居氣候行動的前沿。2023年,可再生能源的新增容量比2022年增加了近50%,總發電能力達到510千兆瓦(GW),這是過去二十年中觀測到的最高速度。
這從一定程度上表明,有潛力實現 COP28上設定的
清潔能源目標,即到2030年將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加兩倍,達到11000千兆瓦。
本周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部長級
會議,來自世界各地的氣候領導人和部長們將自迪拜COP28以來首次齊聚一堂,推動加快氣候行動。
胡彬表示,哥本哈根氣候部長級會議將推動各國加速落實COP28達成的“阿聯酋共識”,尤其在氣候變化不斷加劇的背景下,各國應加強國際合作才能共同應對挑戰。
不可否認的是,全球溫度的長期上升離不開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
報告說,數據顯示,2023年,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一氧化二氮(N2O)這3種主要溫室氣體的濃度在2022年創紀錄的水平上繼續上升,其中CO2的濃度水平比工業化前水平高50%。
眾所周知,CO2的壽命很長,這意味著在未來許多年里,溫度將繼續上升。
“
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共識,各國應務實推進低碳轉型,發達國家要率先加速減排并提前實現
碳中和的目標,同時幫助發展中國家尋求能源轉型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平衡,提供資金、經驗和技術支持,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實現全球氣候目標。”胡彬說。
但是,氣候資金缺口巨大一直是面臨的一個難題。據測算,在平均情景下,要實現1.5℃的路徑,每年的氣候融資投資需要增長六倍以上,到2030年達到近9萬億美元,到2050年再增長到10萬億美元。同時,適應資金仍然不足,全球適應資金缺口仍在擴大。
這份最新的全球氣候狀況報告表明,地球發出了求救信號,2023年氣候變化指標達“爆表”水平,所有主要指標都在拉響警報。
胡彬表示,“希望這份報告能夠引起足夠重視,切實提高人們對氣候行動緊迫性的認識,真正行動起來并踐行所做的承諾。”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