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環保企業的工程師,全國人大代表、佛山市智薈藍天環??萍加邢薰荆ㄒ韵潞喎Q“智薈藍天”)環保工程師蘇榮歡深知科技創新對于解決環保問題、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性,“新質生產力就是綠色生產力。”在過去的一年里,他調研多家企業,走訪各地科研院所、政府部門,探索廢活性炭循環再生之路,積累了眾多一手資料。
在調研中,他發現,目前國內活性炭需求量快速增長,廣泛應用在環保、工業、農業、交通、醫藥衛生等眾多領域,然而,活性炭在使用過程中,尤其是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活性炭,有數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廢活性炭產生量高達110萬噸。
全國人大代表、智薈藍天環保工程師蘇榮歡。
由于廢活性炭中含有大量重金屬、有機溶劑等,屬于危險廢物,大量堆積會污染土壤、水源,這也造就了龐大的活性炭再生市場。根據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15-2022年,我國活性炭再生市場規模從6.56億元增長至18.22億元,實現年均復合增速15.71%。
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秘訣”之一。在循環經濟體系下,資源化利用充滿機遇,廢鋼鐵、廢舊鋰電池、廢活性炭等資源再回收都可以成為推動綠色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但在小微企業數量占市場主體約九成的廣東,想要快速推動綠色轉型,還需要在“效率”和“成本”上下功夫。
在了解到市場痛點之下,不少環保企業不斷加大技術改造和新產品研發投入,使得再生活性炭產業從低品質、高成本轉向高品質、低成本的方向發展。而蘇榮歡所在的智薈藍天便是其中一員。
資料顯示,智薈藍天成立于2018年,主要為中小型企業解決有機廢氣治理問題,是廣東首家專門從事揮發性有機廢氣(VOCs)治理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示范企業。
“目前炭碳雙循環技術對活性炭的循環利用效率已達85%以上,大幅節約了企業購買活性炭原材料的成本。比如原來活性炭的購買成本約為8000元/噸,而通過蒸汽再生技術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后,活性炭再使用成本可以降低至平均2000元/噸左右。”蘇榮歡表示。
隨著技術助力提質增效以及“雙碳”目標持續推進,越來越多企業擁抱綠色經濟,環保行業也迎來高速發展。2023年,智薈藍天業務量比2022年同比提升超過50%,其中,處理的活性炭共計4500噸左右,同比提升約200%,產值約1500萬元。“就我們自身業務而言,近幾年增長量可達40%~50%,預計2024年業務規模仍會呈現上升趨勢”,蘇榮歡表示。
除了技術更迭帶來的綠色“加速度”,綠色稅收優惠政策也使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低碳綠道”。
2023年年底,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印發了《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促進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2023—2025年)》,方案中明確持續加強綠色稅收政策宣傳、推進綠色稅收協同管理。
在此背景下,佛山稅務部門聚焦納稅人“申報難”的困擾,率先推出“環保稅智能管服體系”。據統計,項目推出后,納稅人申報環保稅平均時耗由8小時縮短至半小時。蘇榮歡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在與客戶企業交談的過程中,不少客戶都談到了環保稅的征收和優惠政策是促使他們下定決心采用VOCs治理系統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以智薈藍天的家居企業客戶為例,該公司在2022年8月正式采用“活性炭吸附+蒸汽現場再生”技術的有機廢氣治理系統后,在2023年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6.83%的情況下,環保稅稅額同比下降超60%。
不過,在活性炭再生市場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仍面臨著再生技術難、處理成本較高、扶持政策相對較少等問題。
《廣東省培育發展未來綠色低碳產業集群行動計劃》提到“六新”重點任務,其中就有激發企業主體新動能,引導科技型骨干企業超前布局產業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微企業融通創新,做好關鍵領域的固鏈、強鏈、補鏈、融鏈。
如何激發廣東環保企業新動能?蘇榮歡建議從政策、技術研發、人才儲備、產業鏈四方面入手。
一是出臺針對綠色技術的稅收優惠、資金補貼等政策,降低綠色技術的初始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二是加大對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研發的投入,推動產學研合作,加速技術成果轉化;三是企校合作,培養綠色技術領域的專業人才;四是打造綠色產業鏈,促進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與協同,形成綠色產業集群效應,助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