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總量控制是難點
“落實碳排放雙控制度,目前我國的主要短板還是在碳排放總量控制,而這其中,碳排放數據是基礎。目前,從國家層面來看,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仍需進一步完善,地方層面尤其是省級以下地區的碳排放統計核算基礎較為薄弱,需進一步鞏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馮相昭表示。
對此,馮相昭建議,要夯實能源統計基礎,探索編制城市層面能源平衡表,摸清各地級市能源品種的能源消費底數,建立統一規范、職責明確、數據完備的能源統計監測體系。“其中,還可根據分類施策原則,依據國內不同地區梯次達峰要求以及重點領域發展規律,探索從地區、行業兩個維度開展碳排放總量控制試點,實施差異化的碳排放總量控制,即在已達峰的地區或行業,設立純粹的碳排放總量目標,探索碳排放穩中有降的實施路徑;在未達峰的地區或行業,探索設立明確的碳排放增量控制目標或有彈性的碳排放總量目標,促進地方碳達峰目標如期實現。”
“無論是能耗雙控還是碳排放雙控,政策初衷都是抑制不合理的能源消費,優化能源資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引導產業要素盡量向綠色化、低碳化、高端化轉型,逐步實現高質量發展。”呂連宏認為,“要做好碳排放雙控,各地必須從根本上轉變發展思路,政府各部門要形成工作合力,在抑制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高碳能源消費,保障可再生能源充分供給與消納,鼓勵產業向數智化、低碳化轉型,做好碳市場數據質量監管等方面持續發力。”
“此外,國家層面還應明確碳排放雙控政策的取向和目標,指引各地方政府做好政策轉向的準備工作,先摸清各地碳排放‘家底’,再在此基礎上合理確定各地區的碳排放雙控目標,避免‘一刀切’的控排措施對經濟和行業競爭力產生過大沖擊;各省要因地制宜推進碳排放雙控制度的落地實施,充分考慮產業布局、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周期性,以及能源消費的季節性,確保經濟平穩發展。”張彩平進一步表示。
白衛國建議,碳排放雙控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地方政府要按照當地能源資源稟賦、能源戰略定位,通過碳排放雙控引導能源科技創新,推動能源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和綠色化轉型,提升產業全要素生產率,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現代能源經濟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