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2023清華大學“
碳中和經濟”
論壇在清華大學召開。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在“國之重器—
碳中和之路”主題
論壇上發表《“綠電”+“綠氫”助力碳中和》的主題演講。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加劇,“碳中和”已經從全球共識開始邁向全球行動。今年在迪拜舉辦的COP28大會上有119個國家承諾“三倍可再生能源”目標,即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提升至11000GW,約等于現在的三倍。
但可持續的能源系統需要解決能源安全、能源公平和環境可持續性的“三難困境”。光伏是名副其實的
綠色能源“放大器”,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從石英礦(硅材料)到光伏組件,直接能耗僅約0.4度/瓦,而每瓦光伏組件在其全生命周期(30年)內的發電量約為45度。從0.4到45,光伏最終產生的能源效益是其生產消耗的100倍。
伴隨著技術的迭代和創新成果的產業化,近十年來,光伏發電成本下降了90%,成為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最為經濟的電力能源,對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形成了有力的支撐。
統計數據顯示,全國二氧化
碳排放約100億噸以上。其中,石化、有色、鋼鐵、建材、航空及運輸等領域約占排放總量的60%,電力系統碳排約占碳排總量的40%。這其中,有些行業無法通過電氣化實現脫碳。
李振國表示,綠氫將成為深度脫碳的必然選擇之一。聯合國在《與氣候目標一致的氫能部署指導原則》中強調,可再生能源制氫是所有制氫路徑中唯一與實現1.5℃控溫目標嚴格一致的選擇?;诖?,隆基綠能積極同中國石化、國家電投、三峽、中廣核等大型央國企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合作。以中國石化庫車萬噸級綠氫示范項目為例,該項目是隆基綠能秉承“四個1”標準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的示范項目,即第一家完成IGBT實證測試、第一家完成“四對一”大型制氫系統實證測試、第一家完成85天設備供貨和第一家完成指導安裝和成功平穩產氫。
目前,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綠氫占比仍不足1%,而通過煤或天然氣制氫獲得的灰氫占比高達96%。因此,如何實現綠氫制造過程中的清潔化、低碳化、低成本化成為當務之急。
基于此,隆基綠能提出了關于實現碳中和目標的系統解決方案——“綠電”+“綠氫”,解決了綠氫項目經濟性測算難、最佳方案選擇難、波動電力適配難、復雜工況下平穩運行難這四大痛點。
作為全球領先的太陽能科技公司,隆基綠能致力于成為全球
清潔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倡導者、實踐者和引領者。李振國希望,共創碳中和生態系統,攜手推動碳中和實現。
在論壇上,李振國還參與了“碳中和經濟生態伙伴計劃”啟動儀式。該計劃將招募
新能源、新材料、新經濟領域的新銳企業,依托清華大學深厚的學術積累,圍繞政策分析、產業研究、創新實踐等多個方面展開“碳中和”領域的互學共建活動,幫助企業構建理論體系、掌握發展趨勢、共享
平臺資源、提升“中和”能力,為實現高質量轉型升級發展注入活力,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的生態圈。
據了解,2023清華大學“碳中和經濟”論壇由清華大學、中國石化指導,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和中國經濟出版社共同舉辦。邀請政產學研各界精英,共商綠色低碳發展大計,共探雙碳背景下的高質量發展之道。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