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SBTi難點在哪?范圍3涉及上下游企業,減碳溝通難,按照線性減排速率減排更難
據了解,SBTi提出的低于1.5攝氏度的減排目標不僅涵蓋范圍1(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產生的直接排放量)和范圍2(企業外購電力、蒸汽、供熱或制冷的生產而產生的間接排放量),在目標驗證過程中,也會對范圍3(范圍1、2以外企業價值鏈中產生的所有其他間接排放量)的減排目標進行評估。
“范圍3對于很多業務復雜或者還處于快速發展的企業來說,難度較大。”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高級學術顧問、教授施懿宸告訴本報記者。
承諾加入SBTi后兩年內沒能提交具體減碳目標以供核驗而被除名的亞馬遜在公開回應時就指出,亞馬遜一直在與SBTi合作,試圖為亞馬遜這樣業務復雜的企業制定減排方法,但一直很難提交“有意義且準確”的目標。
據施懿宸分析,亞馬遜范圍1的部分事實上很難減少,因為它本身業務量在增加,所以在運營過程中的減排量難以減少;范圍2的用電部分是其減排的主要領域,亞馬遜采用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的方式減排比較容易;而范圍3涉及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亞馬遜業務復雜,產業鏈上的企業很多,溝通起來比較困難。因此,在范圍1和范圍3部分,目前,亞馬遜的減排量是有限的。
長期為企業做碳咨詢的清碳技術(無錫)有限公司CEO崔伯龍也向記者表示:“范圍3中,讓產業鏈上的企業也按照一定的目標去減碳,相關方會因此利益受損而不配合、不同意,導致企業按照預定計劃減碳相對比較困難。即使有配合的企業,其減碳也要成本,供應的產品
價格就會提高,最終需要消費者為此買單。但讓消費者為綠色低碳產品買單還需要一定的過程。”
事實上,除了范圍3減碳困難,SBTi還要求所有申請加入的企業使用絕對減排量,設定絕對目標,要按相同速度減少絕對排放量,即企業要達到1.5攝氏度的溫控目標,每年線性減排速率不應低于4.2%。
“按照這個減碳目標,可能企業未來的發展就要跟著確定的碳減排速度走。”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創始人、主任馬軍指出,對企業來說,市場好壞是不確定的,可能一段時期內市場
行情不好,企業規模縮小,碳排放也會少,但在市場好的時候,企業還想擴大規模。所以,企業未來的發展有不確定性,按照剛性的線性減排速率去減排,實際上不是很好落地。
亞馬遜被除名后也回應稱,自身平均單位的碳排放已經減少,總量提高是因為銷量高速增長。據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亞馬遜提出了2040年實現
碳中和的目標。但現實卻是,企業的碳排放量至今不減反增,每年的碳排放量達到7127萬噸,甚至超過瑞士、丹麥等一個國家的碳排放量。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