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中國區域經濟及金融業主管合伙人張立鈞當地時間5日在阿聯酋迪拜表示,碳數據是中國巨大的未來應用場景。
當日,“
綠色金融與氣候應對:中國銀行業的角色與機遇”邊會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中國角舉行。張立鈞在此間指出,“數據要素×
碳市場”將加速轉型金融支持
碳中和。
他表示,近兩年來全球政經局勢不穩,PE/VC對氣候相關科技領域的投融資活動持續萎縮;且存在資金需求與供給不匹配的情況。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 PE/VC在氣候投融資科技領域的投資規模約為6380億美元,同比減少50.2%,為2021年后連續第二年出現減少。
碳排放最多、低碳科技資金需求迫切的行業,獲得融資的份額占比卻較低。
其中,中國的氣候投融資在2022年持續逆勢增長后今年也出現下滑,但氣候科技投資占初創企業投資的比例繼續上升,并轉向碳排放密集型行業。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張立鈞指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始終通過產業政策、金融服務等多項手段,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成果顯著,截至2023年9月底,中國的綠色金融規模已超過30萬億元,相當于金融業總資產的7%。他提醒,金融服務在大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到中國的國情,要實現雙碳目標,電力、鋼鐵、水泥、石化等高耗能產業,一時難以騰退,推進低碳轉型發展是更現實的選擇,轉型金融的發展潛力巨大。
張立鈞認為,一方面,夯實數據基礎,確保
碳交易市場成熟、完善、有效運行,是促進轉型金融發展,實現碳中和的堅實保障。碳市場是各國實現
碳減排的重要工具,促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國近年來積極參與氣候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望成為溫室氣體減排行動的主要抓手。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另一方面,中國的數據要素市場近年來蓬勃發展,發展細分技術領域的碳因子庫及相應數據產品的市場化交易和流通,對轉型金融在碳核算、報告、驗證、披露、碳資產交易等方面均可形成有力支撐。碳數據對數據要素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應用場景,碳排放權交易數據的流通,可助力碳資產的確權和管理,釋放碳數據價值。(完)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