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碳市場大會2023·上海”于11月8日召開。大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生態環境部主辦,上海市生態環境局、湖北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部氣候司承辦,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協辦,新浪財經戰略媒體支持。
在主題為“市場機制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積極作用”分會場上,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碳排放交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希良教授表示,全國統一碳市場是實現雙碳目標的主要政策工具。
“通過總量設定和配額分配,把國家碳排放總量控制的一大部分任務落實到企業,碳市場對雙碳目標實現可以發揮很大作用。”他說。
碳市場將成為實現我國雙碳目標的主要政策工具或者說一個基礎性政策工具。
張希良預計,未來碳市場將覆蓋60%-70%的排放量,同時碳市場覆蓋企業可以為實現碳達峰目標貢獻80%左右的減排量。
在他看來,未來應該充分發揮碳市場的作用,需要在國家碳排放目標分解和考核方面做出重大的改革。“比如將來全國碳市場管一些電力、工業、民航等行業的碳排放大戶,排放量較小的企業和建筑、交通行業的排放由地方管。”他說。
對于未來碳市場如何建設,張希良表示,擴大行業覆蓋范圍是應該做的,比如水泥、電解鋁等行業應該盡快納入。此外,碳市場需要引入
價格穩定機制,來管理碳市場的
價格風險。比如,通過引入有償分配,可以有效地設定碳市場的地板價和天花板價。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