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六屆虹橋國際經濟
論壇“發展
綠色投資貿易 共建全球生態文明”分
論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
交通銀行副董事長、行長劉珺在主旨演講中表示,綠色貿易作為將綠色作為全鏈條貿易活動的底色,聯通國內國際,貫穿生產和消費,關系產業發展的技術進步,對雙碳進程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他指出,放眼全球,當前發展綠色貿易仍存在認識上不同頻,目標上的不一致,并且由此造成行動上的不協調,成效上的不顯著。
據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3年到2022年間,世界環境產品凈出口規模的年均增速為0.85%,遠低于同期全球貿易總額的同期增速。
劉珺指出,行動是提升認知最快的方法,加快綠色貿易發展,迫切需要推動標準、市場、政策、技術等要素完善。標準上應秉承共同但有區別責任的原則,加強國際貿易磋商,探索形成多邊互認的
碳排放MRV(監測、報告、核查)和綠色貿易體系;市場上應穩步推進
碳市場的互聯互通,探索形成全球統一的碳定價機制;政策上并秉持ESG理念,加大綠色貿易開放度,消除綠色貿易壁壘,特別是針對綠色技術設置貿易藩籬;技術上應加強綠色技術創新和應用,加快綠色技術廣沿和縱深作用的發揮,支持發展中國家利用綠色技術促進綠色低碳轉型和綠色貿易發展。
劉珺強調,金融是促進全球化綠色貿易的重要力量,各國因地制宜發展綠色金融、轉型金融、可持續金融,共同推進ESG投融體系建設,金融機構積極創新綠色跨境金融,綠色供應鏈金融等等新興業態,有效服務綠色技術創新、綠色產業鏈建設、高碳行業轉型等等關鍵領域發展,都是科學認知上的正確之舉。
本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發展綠色投資貿易 共建全球生態文明”分論壇由商務部、聯合國貿發
會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主辦,澎湃新聞承辦。論壇匯集了來自政府機構、國際組織、學界和產業界的高級別代表和
專家的不同觀點,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利用貿易和投資來擴大發展和氣候融資規模,并通過重塑全球貿易和投資政策議程,來促進綠色技術發展和創新。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