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焦:
1)國內: 9 月全國
碳市場活躍度大增,收盤價較上月漲幅超過10%。9 月28 日,全國
碳市場最高價達77 元/噸,再次創出歷史新高,收盤價76.04 元/噸,較上月最后一個交易日上漲10.54%。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表示,9 月份全國碳市場活躍度大增,主要體現在
價格波動上升,再創歷史新高;市場交易持續火熱,成交量倍增。其中,
價格方面,9 月CEA 的日均收盤價為72.55 元/噸,在上月基礎上再次上漲4.77%,收盤價首次突破每噸75 元;成交量方面,9 月全國碳市場交易持續火熱,單月的配額成交量超過3000 萬噸,遠超今年其他月份,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日成交量超過百萬噸量級,日均成交量達到175.21 萬噸。
2)國外: CBAM 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10 月1 日起,CBAM(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過渡期到2025 年底,2026 年至2034 年逐步全面實施,2035 年后則完全取消EU-ETS(歐盟
碳排放交易體系)和CBAM 所覆蓋高碳產品的免費
碳配額。CBAM 是指某些商品在生產時會釋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而當這些商品進入歐盟關境時,需要向歐盟額外支付一筆款項,其數額與商品制造時釋放的溫室氣體數量相關。根據CBAM,歐盟將對從境外進口的特定產品額外征收碳邊境調節費用,被稱為“碳關稅”,產品覆蓋范圍包括“電力、鋼鐵、鋁業、水泥、化工、氫”六大行業。
政策動態:國家林草局:探索實施林業碳票制度,制定林業
碳匯管理辦法。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10 月12 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唐芳林等人介紹《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有關情況?!斗桨浮穱@發展林業
碳匯提出了一系列舉措。一是抓計量監測,建立健全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形成林業碳匯核算基準線和
方法學,科學精準掌握林業碳匯儲量和變化情況。二是抓市場交易,明確支持符合條件的林業碳匯項目開發為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并參與市場交易,促進林業碳匯價值變現。三是抓制度建設,探索實施林業碳票制度,制定林業碳匯管理辦法,筑牢林業碳匯發展的制度基礎,使林業碳匯發展制度化、科學化。通過創新發展林業碳匯,既助力“雙碳”目標如期實現,又為山區林區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
ESG 產品跟蹤:
1)債券:截至2023 年10 月15 日,我國已發行ESG 債券達3833 只,排除未披露發行總額的債券,存量規模達5.67 萬億元人民幣。其中
綠色債券余額規模占比最大,達58.92%。截至2023 年10 月15 日,本月發行ESG 債券共10 只,發行金額達218 億元。近一年共發行ESG 債券1112 只,發行總金額達14872 億元。
2)公募基金:截至2023 年10 月15 日,市場上存續ESG 產品共488 只,ESG產品凈值總規模達5,970.84 億元人民幣。其中環境保護產品規模占比最大,達48.99%。截至2023 年10 月15 日,本月發行ESG 產品共0 只,發行份額為0.00億份,近一年共發行ESG 公募基金93 只,發行總份額為420.24 億份。
3)銀行理財:純ESG 產品規模占比達62.03%。截至2023 年10 月15 日,市場上存續ESG 產品共403 只。其中純ESG 產品規模占比最大,達62.03%。截至2023 年10 月15 日,本月發行ESG 產品共9 只,主要為純ESG 和環境保護,近一年共發行ESG 銀行理財220 只。
ESG
專家觀點:國際能源轉型學會會長、國際能源
論壇前秘書長孫賢勝:“一帶一路”能源合作要順應綠色低碳發展是全球的大趨勢。近日,在向《中國能源報》記者談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時,國際能源轉型學會會長、國際能源
論壇(IEF)前秘書長孫賢勝說:“不久前,我參加了上合組織在烏茲別克斯坦召開的一個能源
會議,感覺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確實已經深入人心。” 在孫賢勝看來,首先就是各國需要加強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我個人認為,綠色低碳發展是全球的大趨勢,所以‘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也要順應這一趨勢加速發展。”
風險提示: ESG 發展不及預期;雙碳戰略推進不及預期;政策推進不及預期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