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柯橋分局了解到,近期,化纖、棉麻、絲綢三個領域的產品“
碳足跡”評價技術規范已完成地方標準立項,目前僅剩下計劃當中服裝領域的“
碳足跡”地方標準尚未設立。“預計到年底前完成全部立項,并取得國際認可的認證。”柯橋分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這項成果意味著柯橋區立足全區完整紡織制造產業鏈,在率先探索
綠色低碳發展路徑,積極應對
綠色貿易壁壘并迎接未來國家貿易需求挑戰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據介紹,“碳足跡”是指產品從原料開采、生產制造、運輸使用到廢棄或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而“碳足跡標識”就是對“碳足跡”評價的認證。“在未來,這個認證將成為企業打開國際市場的一把鑰匙。”該負責人說。目前全球還沒有這方面的統一標準,一旦紹興“跑”在了前面,就能為紡織產業在未來的市場競爭當中贏得更多主動權,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僅如此,柯橋還在積極開展紹興市柯橋區紡織產品碳足跡管理
平臺申報和組建省級綠色認證聯盟等工作。
今年初,我市發布《紹興市促進
碳排放權管理實施方案》。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要通過推進市縣兩級
碳排放權規范管理,完善非
碳交易納入企業核查、復查機制,幫扶企業規范
碳報告編制,梳理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情況,挖掘減排潛力等方式,進一步規范全市碳排放權管理及交易活動,促進重點碳排放企業綠色低碳發展。除了上述紡織產業外,其他許多傳統產業、重點行業等也紛紛投入實踐。
記者注意到,《實施方案》當中還涉及提升企業資產管理意識、完善綠色金融機制、建立重大項目庫等。“這是主體責任與政府服務的有機結合。”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接下來,該局一方面將聯合有資質、符合規范的第三方服務機構持續開展監督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還將圍繞項目庫建設、金融服務等亮點特色,著力做好非碳交易企業碳報告工作,打好企業碳數據基礎;積極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紹興市分行完善綠色金融機制,持續推進碳排放權抵押貸款等。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