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供給:國內產能迫近天花板,海外復產進度緩慢。在全球“
碳中和”背景下,國內受4500萬噸產能紅線約束影響未來產能增長有限,國外在高額
碳稅的政策下鋁廠成本壓力較大,即使在能源
價格回落的態勢下,復產進度仍偏緩慢,全球電解鋁整體供給呈緩慢增長態勢。2023年預計全球產量達到7102.48萬噸,同比增長3.7%,其中國內產量達到4140.61萬噸,同比增長3.4%,國外產量達到2881.87萬噸,同比增長1.4%,再生鋁新增替代原生鋁80萬噸。2025年國內運行產能基本達到產能“天花板”,全球產量將達到7428.87萬噸。
需求: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電動車及光伏將拉動終端需求。“碳中和”政策激發社會對
綠色能源、環保減排的要求日益提高,
新能源汽車、光伏等行業增速較快,未來將貢獻較多增量需求。假設全球
新能源汽車、光伏的用鋁量穩步增長,國內房地產在政策刺激下對用鋁需求的壓制逐漸緩解,我們預測2023-2025年全球電解鋁需求量為7296/7531/7831萬噸。
平衡:基本面長期向好,鋁價易漲難跌。2021年開始,全球電解鋁供不應求態勢凸顯,22年供給缺口為159萬噸。在國內產能天花板和全球雙碳目標的雙重壓制下,供給缺口將進一步拉大,預計23-25年供需缺口分別為194/209/402萬噸。結合電解鋁未來供需情況判斷,我們預計2023-2025年國內鋁價將維持上漲態勢。
利潤:原材料價格持續下跌,電解鋁盈利走擴。目前國內氧化鋁和預焙陽極市場均處于供給過剩狀態,鋁廠議價能力較強,利潤向冶煉端轉移;在國家保供政策下,煤炭價格也低位運行,2023年9月,國內電解鋁行業利潤平均值為3476元/噸,行業利潤空間較為可觀。我們認為,未來氧化鋁、預焙陽極供給過剩局面難改,煤炭價格在國家保供政策下低位運行,電解鋁行業將維持低成本,而電解鋁供需缺口進一步拉大帶動價格上漲,鋁廠盈利空間有望進一步走擴。
投資建議:供給缺口逐漸拉大,盈利能力持續修復,電解鋁行業進入上行周期。從標的選擇上,我們主要從三個維度進行考量:1)國內電解鋁產能已接近供給側天花板,未來新增產能非常有限,目前具備合規產能較大的電解鋁企業更具備優勢。2)從成本角度出發,具有自備電廠的電解鋁企業更具備成本優勢,尤其是在煤炭價格下跌的局勢下,因此一體化產業鏈更完整的企業將受益;3)在國內“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背景下,高耗能行業納入
碳排放交易已是勢在必行,隨著國內、國際
碳排放市場的逐步建立和碳關稅的征收,市場更加關注供給端的單位能耗和碳排放水平,采用
清潔能源供應電解鋁產能占比高的企業將受益。據以上邏輯,我們推薦中國鋁業、云鋁股份、天山鋁業、神火股份,關注電投能源、焦作萬方和中孚實業。
風險提示:歐洲復產速度超預期,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原材料和能源價格波動風險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