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屬性的“有機土壤物質”(“organic soil material”) 這一概念取代了“泥炭”(“peat”) 這一資源屬性的概念,構建了“碳濕地”這一新框架,強調保護土壤有機碳而不是消耗土壤有機質。有機土壤物質被定義為土壤有機碳不低于12%的土壤 (按土壤干重計算),最近發布的全球泥炭地評估報告也部分采用了這一標準。另一方面,從保護有機土壤物質的角度來看,定義碳濕地不應考慮泥炭積累厚度。基于上述理由,我們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個“碳濕地 (C-wetland)”的概念,指土壤有機碳不低于12%的濕地生態系統。我們認為“碳濕地”概念框架不僅可以相對準確地估算其分布和碳儲量,而且能更好地引導國際社會對全球富碳濕地的重視和保護。
基于全球土壤有機碳數據庫 (FAO) 和濕地分布數據庫 (GLWD-3),我們初步構建了未退化碳濕地的全球分布圖。全球碳濕地約為570-739萬平方公里,占世界濕地面積的70%以上 (不包括內陸水域)。如果考慮到退化碳濕地,分布面積會更大。碳濕地如此巨大的分布面積進一步凸顯了濕地作為
碳匯和碳庫的重要性,印證了保護土壤碳庫應成為濕地保護的重要優先選項之一。我們提出“碳濕地”這一新概念并計算其全球分布,不僅強調富碳濕地作為長期
碳匯的功能及其在減緩氣候變化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呼吁國際社會在全球
碳中和背景下,優先重視保護全球濕地的土壤碳庫。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