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各國政府也紛紛采取行動推動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落地,從而引導企業和個人注重環境保護、向綠而行。
由于大部分全球氣候政策都包含在稅法中,因此稅收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討論的重點問題,在鼓勵企業并使其履行實現凈零排放和
綠色運營的氣候承諾方面,稅收政策發揮著重要作用。
然而,盡管有著共同的可持續目標,但各國所制定的政策卻大相徑庭。安永近日發布《綠色稅收跟蹤報告》第六版,詳細概述了截至2023年6月,全球59個國家/地區在可持續性政策激勵、碳制度和環境相關稅收政策以及免稅政策方面的最新情況,這對把握可持續性稅收政策的發展趨勢尤為重要。
安永大中華區稅務服務主管合伙人譚綺表示,充分了解和分析企業的稅務風險,需要企業審視其是否做好了可持續發展的準備,即其稅務職能和政策是否融入了其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及是否具備相應的能力并承擔相應的職責,這有利于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
據悉,報告涉及了約2000項可持續性激勵政策、約3000項環境相關稅收和免稅政策以及91項碳制度。
《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發現,相較第五版,第六版新收錄了15個國家/地區的綠色稅收政策,且新增國家/地區主要集中在非洲。與此同時,第五版已收錄的44個國家/地區相應的綠色稅收政策也進行了更新,主要更新內容聚焦在可持續性激勵政策部分,集中體現在減排和能源轉型方面。
譚綺介紹,隨著第六版內容的發布,企業需要全面了解適用的稅收政策,包括國家/地區以及特定行業的稅收法規和政策文件,同時還要制定科學合理的
節能減排方案,充分考慮稅收和
碳配額交易因素,并全面了解適用于自身業務的稅收政策和相關稅收優惠,以確保申請到符合自身的稅收優惠政策。
可持續性政策激勵通??煞譃槿悾汗膭顪p少自然資源消耗的可持續性政策激勵,鼓勵向可再生能源或替代能源轉變的可持續性政策激勵,以及鼓勵新低碳產品和制造工藝的可持續性政策激勵。
報告指出,通常情況下,許多方案是三類政策激勵的組合,但普遍的措施包括稅收抵免、補助和貸款。
在此背景下,各國政府在承諾實現減排以應對氣候變化時,通常會通過制定稅收政策來推動實現該承諾,包括加大征收稅款以抑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為和技術,以及設定稅收優惠政策以鼓勵綠色行動和綠色技術。
安永大中華區能源資源行業稅務服務主管合伙人蘭東武表示,該報告會定期更新各國/地區政府為應對氣候變化而采取的稅收措施,這會協助企業了解全球可持續發展稅收政策的發展情況以及這些措施對企業的影響、機遇和挑戰。
“我們希望通過該報告和工具,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和建議,以促進企業實現凈零排放和綠色運營。”蘭東武說。
隨著全球氣候治理進入新階段,可持續性稅收政策將成為各國/地區推動低碳轉型以及實現
碳中和承諾的重要手段。截至目前,全球有超過145個國家/地區〔占全球溫室氣體 (GHG)排放量的近90%〕已在國內法律、政策或相關承諾中提出凈零目標計劃。
以中國為例,從減少污染而言,2018年中國內地推出環境保護稅 (EPT),針對四類污染物(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棄物和噪聲)的排放征收環保稅。
就溫室氣體減排而言,近期中國相關部門也制定了
碳排放交易體系,并就
碳稅事宜展開了討論,以助力中國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碳目標。
報告認為,稅收政策在推動綠色發展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構建“多稅共治”的綠色稅收體系,不僅能有效抑制企業高污染、高耗能行為,也有利于鼓勵企業節能減排,推動綠色消費,雙向調節助力生態環境保護。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