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現在各個地方、各行各業、每個單位都在談高質量發展,那么高質量發展的機理到底是什么?如何來揭示?有的可能說,高質量發展不就是“五大發展理念”嗎?其實,我們只是用“五大發展理念”來引導高質量發展。如果非得把五大發展理念放在一起談,也要搞清楚五大發展理念之間的關系!五大發展理念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結果?或者說,哪些是高質量發展系統的“輸入”?哪些是“輸出”?因為,在高質量發展中,如果說創新是動力,協調是方法,開放是環境,那么,
綠色和共享恰恰代表了人與自然和諧和人與人相處,它們正好反映了高質量發展的“結果”。而且,高質量發展最大的特點就是質量效益要“上臺階”。衡量高質量發展,如果用“五大發展理念”構建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將它們并列放在一起,只能反映“五大發展理念”的貫徹情況,并不能真正反映質量效益的水平或程度。
2023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入轉變發展方式,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加快形成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這段話著眼高質量發展這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為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戰略指引。因此,需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五大新發展理念,實現創新為第一動力、協調為內生特點、綠色為普遍形態、開放為必由之路、共享為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也必須深入轉變發展方式,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
投入產出分析作為一種成熟的分析工具,在經濟學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特別是,投入產出分析除基本的模型(主要用于經濟結構分析)外,也出現了擴展的模型(涉及資源環境、社會民生等要素),其能夠比較完整地刻畫高質量發展的內在機理。以城市為例,可以發現,它不僅可以揭示五大發展理念在高質量發展中的運行機理,還可以回答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變革、效率變革和質量變革”三大問題。
第一,基本的投入產出表主要用于城市經濟結構分析,特別是用于城市產業結構分析。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產業結構在變化,新興產業比重逐步提高。在這里,為了突出數字經濟等新動能對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可將數字經濟類“部門”單獨列出。另外,利用基本的投入產出表,可以反映“創新”對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影響,也可反映“開放”對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影響,也正好回答了“動力變革”的問題;
第二,可以建立起經濟-資源-環境投入產出表,因為經濟發展必然產生對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使用。大家知道,經濟的發展不能以破壞資源和犧牲環境代價,而應保持與資源和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也即可持續發展。編制經濟、資源、環境投入產出模型有助于推進城市經濟、資源、環境核算的一體化進程,尤其是可以分析經濟、資源、環境之間的協調關系。它實際上揭示了“協調”與“綠色”對高質量發展的影響,也正好回答了“效率變革”的問題;
第三,可以建立反映社會再生產的各個環節——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的投入產出表,特別是要反映由于生產和交換帶來的分配和消費。隨著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提出和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現在越來越關注民生。為了反映共同富裕的理念,可著重考察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不同居民的消費情況。該投入產出表可以揭示高質量發展中的“共享”程度,也正好回答了“質量變革”的問題。
目前,我國許多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都已經建立了定期編制投入產出表的制度,但對投入產出表功能的開發、應用水平較低。換句話說,其價值和作用遠遠沒得到很好利用和發揮。今后,應重視投入產出與高質量發展之間的關系,讓投入產出表的編制真正能為我國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資助項目:2023年度河海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項目(人文專項)( B230207031)。
作者簡介:杜棟,河海大學系統工程與管理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城市與區域高質量發展智庫首席
專家。中國系統工程學會決策科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