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碳”帶來“正”收益
“負碳海島”的品牌效應,讓靈山島的旅游業愈發知名,許多島民辦起農家樂和民宿,吸引游客前來游玩。島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8年的2.2萬元,增加到目前的3萬多元。
在靈山島客運碼頭,島民王華娟正在迎接預訂她家民宿的游客。王華娟和公婆一起在島上經營著“漁笙·無憂”民宿。半月談記者坐上擺渡車,與客人們一起來到王華娟家的民宿。這是一棟位于山頂的三層小樓,打開窗戶就能看到大海、山谷、村莊景色。
來自
北京的游客解愛軍是王華娟家民宿的常客,幾乎每年都要在這里住上幾個月。“看過全國很多風景,唯有靈山島的大海、空氣、森林,讓我印象最深。”解愛軍說。
王華娟說,靈山島越來越響亮的
綠色“招牌”,讓她下定決心繼續擴大民宿規模。
目前,靈山島的“負碳”探索還在持續,當地正全力打造北方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獨具特色的自然保護區。未來,島上生活方式和產業發展將進一步向綠色、生態、環保、品質化方向發展。
李景哲說,以歐盟成熟的
碳交易市場
價格計算,每噸
碳交易價格60歐元,靈山島2020年的1333噸“負碳”價值達60多萬元。隨著減碳行動不斷深化、森林覆蓋率不斷提高,未來島上價值會越來越高。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