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2023年工業綜合能效大會在
北京舉行。與會
專家建議,推動能耗雙控向
碳排放雙控平穩過渡,應加強
碳排放計量基礎能力建設。
2023年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
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的意見》,其中指出,從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要堅持先立后破,完善能耗雙控制度,優化完善調控方式,加強碳排放雙控基礎能力建設,健全碳排放雙控各項配套制度,為建立和實施碳排放雙控制度積極創造條件。
碳排放雙控,控制的是碳排放的總量和強度,實質上放開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限制化石能源消費的總量和強度,更符合能源轉型的現實需求。
國家發改委能源所系統中心主任馮升波表示,此前部分地區的制造業企業遭遇拉閘限電。在能耗雙控的背景下,地方層面背負了較大壓力。因此,在雙碳目標下,能源利用需要區分各類能源的碳排放特征,不能各類能源“一把抓”。
在談及碳排放雙控如何與能耗雙控進行有效銜接時,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秘書長智慧認為,既要用好能耗雙控打下的堅實基礎,又要堅持節約優先的方針政策,高質量做好節能工作,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的平穩有序過渡。
馮升波舉例稱,在碳排放雙控政策提出后,如何推動碳排放雙控政策與
新能源電力消納比例銜接,與重點地區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銜接等,是近階段行業內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在制度建設層面,馮升波表示,在碳排放雙控的政策背景下,統計核算體系、重點高耗能行業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標準、目標分解和評價考核等制度均要逐步明確。
在基礎能力建設方面,計量技術是推進
碳減排,實施碳排放雙控的技術基礎。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綜合能源系統專委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電機系系主任、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康重慶強調,電力行業是碳排放的重點領域。電力系統的
碳計量在時間尺度上要達到準實時級,空間尺度上要達到用戶或節點級,提升計量結果的精準度。
此外,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碳效專委會主任委員劉勁松表示,實現低碳發展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碳排放雙控需要政府部門、行業、企業相關各方深度合作,共同推進。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