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tbblb"></form>
<sub id="tbblb"><listing id="tbblb"></listing></sub>

<address id="tbblb"></address>

    <form id="tbblb"></form><noframes id="tbblb"><address id="tbblb"><listing id="tbblb"></listing></address>

      新書推薦!碳中和行動指南--金融碳中和行動:“雙碳”愿景下的綠色金融創新路徑

      文章來源:化工出版社碳交易網2023-08-17 10:07

      碳中和行動指南--金融碳中和行動:“雙碳”愿景下的綠色金融創新路徑
      作者 冀志磊、劉彪、周銳 著
      本書立足于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戰略愿景,詳細梳理了國際綠色金融的發展實踐與經驗啟示,全面闡述了我國綠色金融領域的政策體系、模式路徑與實踐策略,涵蓋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證券、綠色保險、轉型金融、碳交易、碳金融、可持續金融、ESG投資等各細分領域的綠色金融實踐路徑與發展趨勢,揭示了“雙碳”愿景下我國綠色金融應如何賦能經濟社會實現低碳轉型,指導傳統金融業應時而...
       
      碳中和行動指南--金融碳中和行動:“雙碳”愿景下的綠色金融創新路徑
       
      ¥79.00
      叢書名: 碳中和行動指南
      ISBN: 978-7-122-43332-9
      版次: 1
      出版時間: 2023-09-01
       
      圖書介紹
      ISBN:978-7-122-43332-9
      語種:漢文
      開本:16
      出版時間:2023-09-01
      裝幀:平
      頁數:250
      編輯推薦
      1.緊抓市場熱點,立足綠色金融產業的前沿動態。全面梳理了轉型金融、碳金融、碳交易、氣候金融、可持續金融、ESG投資等各細分領域的發展與實踐,揭示了“雙碳”愿景下我國綠色金融賦能經濟社會低碳轉型之路。 2.體系嚴謹,內容全面豐富。以碳中和目標為主軸,詳細介紹了我國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證券、綠色保險等綠色金融體系及實踐對策。 3.脈絡清晰,實用性強。細致剖析了碳金融市場的主要細分產品,如碳市場交易工具、碳市場融資工具、碳市場支持工具等,并對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運行機制與交易機制進行的詳細闡述。
      作者簡介
      冀志磊,深圳優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桂林云尚動畫制作有限公司總經理、深圳民盛云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2013年創立廣西云尚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搭建“指尖大學”大學生兼職換購平臺,桂林理工大學深圳校友會會長,桂林高新區政協委員,獲得“桂林十佳創業明星”“全國創業榜樣”“廣西先進個人”等榮譽。 劉彪,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研究員,財政部稅政專家專家,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城市信息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澳門城市大學大數據科學學院特聘教授,ISO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注冊專家,國際電工委員會智慧城市系統委員會市場關系組秘書長,深圳市福田博士交流協會書記兼副會長,為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無錫研究中心、國土資源部建設用地再開發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土地利用與整治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機構兼職研究員。 周銳,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現任人民金服金融信息服務(北京)有限公司人民普惠研究院副院長,深圳市金融區塊鏈發展促進會個人會員,深圳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數字人才專委會負責人,深圳云計算技術與應用協會算力人才專委會負責人,深圳市人力資源服務協會數字化專委會副秘書長,深圳金融科技師區塊鏈通識命題專家,多項區塊鏈技術應用相關專利發明人,多年數字化項目的設計和實施經驗,現致力于推動普惠科技的數字化創新應用和發展。
      精彩書摘
      本書立足于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戰略愿景,詳細梳理了國際綠色金融的發展實踐與經驗啟示,全面闡述了我國綠色金融領域的政策體系、模式路徑與實踐策略,涵蓋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證券、綠色保險、轉型金融、碳交易、碳金融、可持續金融、ESG投資等各細分領域的綠色金融實踐路徑與發展趨勢,揭示了“雙碳”愿景下我國綠色金融應如何賦能經濟社會實現低碳轉型,指導傳統金融業應時而變、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本書適合金融行業的從業人員、IT行業的科技人員及各級管理者閱讀,也適合高等院校經濟、金融、管理等相關專業師生以及對金融科技感興趣的大眾讀者閱讀。
      目錄
      第一部分 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
      第1章 綠色金融:賦能我國“雙碳”目標 2
      “雙碳”目標:國際共識與中國行動 2
      綠色金融:實現碳中和的重要保障 4
      政策體系:我國綠色金融的戰略框架 6
      “十四五”時期的綠色金融體系建設 9
       
      第2章 路徑選擇:我國綠色金融的創新與實踐 13
      頂層設計:完善綠色金融制度體系 13
      標準體系:驅動綠色技術創新 16
      模式創新: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 18
      國際合作:構建綠色低碳共同體 20
       
      第3章 轉型金融:助力高碳行業低碳化轉型 22
      轉型金融與綠色金融的關系 22
      助力高碳行業可持續發展 25
      國內外轉型金融的發展現狀 27
      轉型金融應用的困境與難點 29
      推進轉型金融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32
       
      第4章 低碳之路:企業轉型金融的應用實踐 34
      制定企業低碳化轉型路徑 34
      搭建氣候轉型風險分析模型 35
      選擇合適的轉型金融工具 38
      設定針對轉型項目的監管框架 39
       
       
      第二部分 綠色金融產品譜系
      第5章 綠色信貸:構建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 44
      綠色信貸的概念特征與發展現狀 44
      “雙碳”愿景下的綠色信貸 47
      綠色信貸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50
      我國綠色信貸的實踐對策與建議 53
      案例】建設銀行:“綠色租融保”模式 55
       
      第6章 綠色債券:低碳轉型的重要融資工具 58
      我國綠色債券的演變與發展歷程 58
      賦能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61
      我國綠色債券市場存在的問題 64
      我國綠色債券發展的對策建議 66
      【案例】歐洲投資銀行:綠色債券模式的啟示 69
       
      第7章 綠色證券:綠色資產證券化運作模式 73
      綠色證券的基本內涵與發展 73
      綠色資產證券化的產品分類 76
      綠色資產證券化的運作原理 78
      綠色資產證券化的操作流程 81
      【案例】西方發達國家綠色信貸的實踐經驗 82
       
      第8章 綠色保險:有效化解企業環境污染風險 86
      綠色保險的概念與主要分類 86
      歐美國家在綠色保險領域的布局 88
      我國綠色保險體系的實踐路徑 91
      【案例1】太保e 農險:綠色保險數字化創新 95
      【案例2】浙江衢州:綠色養殖保險的“集美模式” 97
       
       
      第三部分 碳交易與碳金融
      第9章 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及其運行機制 102
      我國碳交易市場的發展歷程 102
      我國碳交易市場的運行規則 104
      我國碳排放權交易的產品 107
      我國碳排放權交易的場所 110
       
      第10章 我國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的框架設計 113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機制設計 113
      碳排放權的交易方式與流程 116
      碳排放配額(CEA)的交易機制 120
      核證自愿減排量的交易機制 122
       
      第11章 碳金融:我國碳市場的金融化之路 129
      碳金融的概念、特征及風險 129
      碳市場交易產品主要類型 132
      碳市場融資產品主要類型 137
      碳市場支持產品主要類型 139
       
      第12章 我國推進碳金融發展的問題與對策 142
      我國碳金融市場的產品創新 142
      零碳金融與技術發展研究 144
      我國碳金融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147
      我國推動碳金融創新的對策建議 150
       
       
      第四部分 可持續金融探索與實踐
      第13章 可持續金融:驅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 154
      綠色金融與社會可持續發展 154
      可持續金融的概念及發展脈絡 156
      推進我國可持續金融發展的建議 159
      摩根士丹利的“可持續投資”理念 162
       
      第14章 全球可持續金融的實踐與啟示 163
      構建可持續金融的政策體系 163
      完善可持續金融的分類標準 164
      加強信息披露與報送制度建設 165
      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 166
       
       
      第五部分 ESG 投資理論與實踐
      第15章 ESG 投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 170
      ESG 投資理念的起源與發展 170
      ESG 投資流程與主要策略 172
      國外ESG 投資的發展現狀 175
      我國ESG 投資的發展現狀 178
       
      第16章 實踐啟示:ESG 助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 182
      ESG 投資與養老問題 182
      ESG 投資與收入分配問題 185
      ESG 投資與氣候變化問題 187
       
      第17章 上市企業ESG 信披、評級與監管機制 191
      ESG 信息披露理論與實踐策略 191
      我國ESG 評價體系的構建策略 195
      我國ESG 監管機制與制度框架 197
      全球主流ESG 評價體系與方法 201
       
       
      第六部分 金融科技助力碳中和
      第18章 金融科技:數智化賦能綠色金融發展 208
      歐洲金融科技支持碳中和的實踐 208
      美國金融科技支持碳中和的實踐 212
      我國金融科技支持碳中和的實踐 214
      金融科技支持碳中和的實踐路徑 219
       
      第19章 智慧銀行:AI 驅動的銀行數字化轉型 225
      智能客服:優化客戶服務體驗 225
      智能催收:有效提升催收效率 227
      智能信貸: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 229
      智能網點:傳統銀行網點的智能化轉型 232
      交通銀行:拓展AI 多元化金融場景 235
       
      第20章 保險科技:重塑傳統保險產業新格局 238
      科技驅動的保險銷售渠道變革 238
      AI 在保險科技領域的應用實踐 240
      大數據在保險行業的應用場景 242
      區塊鏈在保險領域的應用優勢 244
      基于區塊鏈的保險業務流程重塑 246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台湾佬中文222vvv娱乐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