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環境價值有三種價格形態
綠電環境價值反映綠電消費的零
碳排放特性,主要通過參與綠電、綠證交易或在
碳市場抵扣
碳排放來實現。綠電環境價值在綠電、綠證、
碳交易三個市場中呈現出不同的價格形態。
一是綠電市場的環境溢價形態。綠電交易規則明確指出,綠電價格由電能量價格和環境溢價組成。2021年9月,綠電交易
試點正式啟動,國家電網區域綠電環境溢價約3~5分/千瓦時,南方電網約3分/千瓦時。2022年以來受煤電價格上浮帶動,綠電環境溢價有所提高。
二是綠證市場的綠證價格形態。我國自2017年開始自愿綠證交易,以替代財政補貼為主要目的,約120~800元/個。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國補貼綠證累計核發、認購數量約3458萬個、7.9萬個,交易規模較小。隨著綠證交易目的逐步從單純替代財政補貼轉為促進新能源消納和緩解財政補貼壓力,交易類型也從最初的補貼綠證轉為無補貼綠證。當前,無補貼綠證成交價約30~50元/個,折合約3~5分/千瓦時。
三是碳市場的
碳價形態。綠電的零碳排放特性決定其可用于抵扣企業碳排放,成為碳排放配額
履約手段之一,如近期天津市碳交易試點對控排企業2022年
碳配額清繳時,將企業購買的綠電納入碳排放核減范圍。按當前
碳價水平和電網碳排放因子換算,綠電在碳市場價值約3分/千瓦時。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