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碳效碼” 為企業治碳提供依據
2021年,湖州匯總分析了來自統計、經信、電力等部門提供的14類2300余萬條數據,涉及33個行業、381個細分子行業和3800家規上企業,提出評價企業碳排放水平的指標——碳效值。該碳效值并非工業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碳排放量的絕對值,而是工業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碳排放量與其所處行業同期單位工業增加值碳排放量平均值的比值。它反映了企業單位產出碳排放量與行業平均水平的對比結果,結果趨近1,表示處于行業平均水平;值越小,說明單位產出排放的碳越少,碳效越高。這樣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對碳核算方法準確性的依賴,后期待最新標準發布后,按照標準要求對碳效結果進行整體修正即可。
結合企業碳效值結果,湖州建立了算法模型,應用防篡改的識別方法及系統、數智化跟蹤技術等創建了企業“碳效碼”標識,實現了全域規上企業碳效評價賦碼。同時,搭建“碳效碼”服務
平臺,從企業、行業、區域等不同層面實現工業碳效情況的“立體畫像”。工業企業可查詢了解自身“畫像”結果進行轉型升級,政府部門可掌握區域內規上企業碳效水平情況進行分類施策。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