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8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在7月30日這一天,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溫度創近年來新高。當天除極地地區海域外,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溫度達到20.96攝氏度,超過2016年錄得的20.95攝氏度,成為自20世紀80年代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開始監測相關數據以來的最高溫紀錄。科學家警告說,通常情況下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溫度最高的時間是在每年的3月而非8月,因此這一紀錄很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被再次打破。
氣候
專家表示,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溫度頻頻打破歷史記錄意味著氣候變暖加劇,由于人類活動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增加,進而引起地球氣候系統的變化。海洋作為地球氣候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溫度的變化會對全球氣候產生重要影響。海洋表面平均溫度升高將對氣候系統平衡造成很大威脅,可能會導致更頻繁和嚴重的極端天氣事件,如熱浪、洪水和颶風等。
海洋溫度升高會對海洋生態系統產生重要影響,可能導致海洋生物的棲息地變化、物種分布的改變,甚至可能引發珊瑚礁白化和海洋酸化等問題,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威脅。
當前,全球氣候變化的嚴重性和緊迫性不斷加劇,因此,國際社會需要加大應對氣候變化的力度,采取更加積極的減排措施,加強國際合作,推動可持續發展和
綠色經濟轉型。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