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報綜合外媒報道 東芬蘭大學官網近日報道稱,該校最新一項研究揭示了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所需的戰略選擇。大多數可持續發展研究人員認為,對發達國家而言,有必要從促進經濟增長中超脫出來,以實現可持續發展。該研究重點關注了
綠色增長和后增長戰略。
綠色增長戰略的目的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提高社會和環境福祉。后增長戰略則主張從經濟增長中超脫出來,關注環境和社會福祉。
該研究調查了461名研究可持續發展的學者對不同收入水平國家未來發展道路的看法。為了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學者們需要為21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不同國家的不同收入群體選擇發展策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可持續發展學者(超過75%)支持富裕國家選擇后增長戰略。對后增長戰略的支持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而對綠色增長戰略的支持在所有情況下都呈現下降趨勢。
研究人員強調,目前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以綠色增長為基礎,然而根據研究結果,現在迫切需要考慮后增長戰略。
研究人員表示,需要理解并支持可持續發展學者對不同收入水平國家合適路徑的看法,因為在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時,各級別、各部門的政策制定者可能需要依靠這些
專家的意見。
同時,大多數參與調查的可持續發展學者認為,國內生產總值不足以衡量社會福祉。該結果強調需要對發展指標開展更廣泛的討論,對于較富裕的國家來說尤為必要,因為它們的消費持續增長,成本已經超過了收益。
該研究揭示了學者青睞的可持續發展路徑與決策制定者的選擇之間的潛在矛盾,并強調需要考慮到各國之間的差異,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有必要開展更為廣泛、更具包容性的對話,以確保走在正確的轉型道路上,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
(練志閑/編譯)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