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越南蝦出口額達43億美元,比2021年增長11% ,是有史以來對蝦出口額最高的一年。2023年,對蝦產業仍保持出口額43億美元的目標。
然而,由于客觀和主觀上的諸多困難,2023年前5個月,對蝦出口僅略高于12億美元,與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4%以上。
全國咸水蝦養殖面積目前達70萬多公頃,其中主要集中在三個省份:金甌省(27萬多公頃)、堅江省(近15萬公頃)、薄遼省(近15萬公頃)。今年金甌的對蝦養殖面積達100%,使得收獲和加工產量增加,但對蝦出口產量卻下降。
5個月內,金甌省的蝦類出口額僅超過3.83億美元,與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超過24%。大多數大型出口市場的出口額均下降,如美國(下降56.61%)、歐盟(下降19.3%)、日本(下降47.68%)、澳大利亞(下降56.83%)等。
出口困難導致原料蝦
價格持續下跌。2023 年 5 月,在薄遼、金甌、朔莊等省,冷凍斑節對蝦和南美白對蝦(視大小而定)的
價格平均下降了 1.5萬-4.5萬越盾/公斤。原料蝦價格的下降對蝦農造成了直接的不利影響,養殖戶一旦棄塘會引發一系列后果。
與此同時,一系列擁有大量庫存的企業正在努力尋找加工蝦產品的出路。對蝦的出口價格由市場決定,而對蝦養殖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投入材料(飼料、水產藥物和微生物),而這些投入材料主要是從外資企業進口的,因此,如果不實現高生產率、減少損失,很難獲得盈利。
對蝦養殖成功率高,特別是超精養等高產養殖方式,除了加強科技轉移外,主導因素還是苗種。因此,須著力提高對蝦苗種質量,確保高產、優質、無病害。
此外,要注重應用新的科學技術,提高蝦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以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
蝦農需要具備先進、適當和有效的技術,朝著高科技方向發展對蝦養殖和對蝦生產鏈中的其他環節,以減少直接勞動力并限制疾病傳播。
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2018年8月30日頒布有關批準2030年至2045年愿景越南咸水蝦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的第3475/Q-BNN-TCTS號決定指出,到2025年和2030年咸水蝦產值將分別達84億美元以上和120億美元以上。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就需要朝著增加價值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對蝦產業。
現實需要共同行動,為對蝦生產鏈采取具有根本性、系統性的措施,尤其是對重點原料區進行規劃、提高生產率和產品質量、實現對蝦消費來源多樣化。
加工企業在按照適當的標準促進產品多樣化以擴大出口市場的同時,還需要更加關注擁有約1億人的國內市場(不包括外國游客)。
國家需要制定專門針對蝦產業的政策。一旦獲得低息一攬子支持,企業、合作社等就有更多資源擴大生產,更快發展,引領產品鏈。
此外,須加強預測,提供市場信息,幫助企業和養殖戶在對蝦生產、加工和消費中更加主動。(完)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