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各國都制定了
碳中和目標,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交通方向,燃料電池汽車作為一種清潔、高效、可再生的能源利用方式,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與中新經緯研究院聯合發布了《
碳中和目標下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以下簡稱報告),分析燃料電池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和發展,以及給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帶來的三方面機遇。
報告指出,產業化提速方面,在“2060碳中和”背景下,氫燃料電池汽車將助力交通運輸實現深度脫碳,且將率先在商用車尤其是重卡領域中得到應用,與純電動實現差異化場景布局。
系統國產化方面,當前燃料電池系統國產化程度已從2017年的30%提升至60%-70%,電堆、膜電極、空壓機、氫氣循環泵等核心部件均可自主生產,氣體擴散層、催化層和質子交換膜等核心材料也在加速研發中,普遍處于送樣測試驗證階段,預計未來2-3年氫燃料電池產業鏈有望完全實現國產化供應。
高企的成本依然是氫能車最大的限制性因素。報告對未來10年氫燃料電池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作出預測,在政策支持、技術進步、國產化水平提升、規模化生產等多因素加碼下,到2030年氫能重卡TCO(總體擁有成本)將實現與柴油重卡平價。
報告統計,中國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占全球第三,低于韓國和美國。2022年韓國銷售燃料電池汽車10219輛,同比增長20.3%,保有量達到29623輛。美國銷售燃料電池汽車2707輛,同比減少19.0%,保有量14979輛。中國銷售燃料電池汽車3367輛,同比增長112.2%,保有量達到12306輛。美國和歐洲目前主要的燃料電池汽車來源于進口(日本、韓國)。截至2022年,豐田Mirai和現代NEXO保有量約占全球燃料電池汽車的43.8%,韓國已超過日本登上全球氫能乘用車銷量第一寶座。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