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仲量聯行發布樓宇碳排查、碳
履約和
節能減排白皮書,其中提出了建筑樓宇“雙碳”管理的五大
綠色實踐解決方案,即
碳排放核查
履約管理、樓宇運行管理優化、
節能減排改造、
綠色能源運用及碳抵消機制。
數據顯示,在全世界主要城市中,樓宇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平均占城市總排放量的60%。建筑物作為碳排放大戶,在“雙碳”進程中肩負重大使命。
“相比于傳統的行政手段,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之一是通過建立配額管理制度下的
碳市場,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仲量聯行中國區辦公樓市場研究負責人米陽表示,“隨著相關政策框架的搭建和完善,建筑及房地產行業已經到達一個關鍵轉折點,碳排放核查及
碳配額清繳開始成為部分建筑物業必須完成的工作職責。”
因此,仲量聯行建議“誰排放誰負責”,從成本角度推動多方合作。在辦公樓宇場景中,碳排放涉及三個角色:樓宇業主、承租企業以及物業管理公司,而承租企業在租區內的排放是辦公樓宇中最主要的碳排放來源。
依據仲量聯行2023年《綠色租賃2.0》白皮書所公布數據,在中等-較冷氣候下,基礎建筑和辦公租區的碳排放占比分別為45%和55%;在中等-較暖氣候下,基礎建筑和辦公租區的碳排放占比分別為25%和75%。
仲量聯行中國區物業與資產管理部總監李從越說,“樓宇業主方未來的節能減排戰略中將必須引入租戶共同參與機制,形成相關技術改造和運營工作的成本分攤架構。而從租戶方來說,我們已經看到國外一些
案例中業主將
碳稅和其他碳相關費用通過運營成本轉移到租戶端,做出
碳中和承諾的企業更有必要提前介入樓宇減排策略制定中,以滿足自身節能環保目標,并降低未來潛在需額外支付的減排成本。"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