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獲悉,為扎實推進零碳產業園落地,形成可執行、可參照、可復制的規范標準,內蒙古即將正式發布《零碳產業園計量評價規范》地方標準,在已發布的《
綠色電力應用評價方法》地方標準、《零碳產業園區建設規范》地方標準的基礎上,內蒙古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形成零碳產業園相關的完整地方標準體系。
“雙碳”戰略目標下,近幾年國內零碳園區、近零碳產業園等概念紛紛被提出,地方政府、企業和社會團體的參與熱情高漲。但如何建設“零碳園區”,一段時期內缺乏一套可執行的標準體系。
作為傳統能源大省,內蒙古還有著豐富的風光資源,是建設零碳產業園的優勢地區。2022年4月,鄂爾多斯政府攜手遠景科技集團打造的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正式建成投產,成為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該園區創新地構建以
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零碳數字操作系統和綠色新工業集群三大支柱,到2025年助力當地實現3000億元綠色新工業產值,創造10萬個綠色高科技崗位,實現1億噸二氧化碳年減排目標。
棋盤井工業園區零碳無塵智慧物流園、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零碳園區、通遼市千萬千瓦級風光儲氫氨一體化零碳產業園……近兩年,內蒙古大膽開展零碳實踐,甚至領先東部地區,從自治區到市、縣涌現出多個零碳概念園區。
基于零碳產業園建設的實踐,內蒙古在全國率先制定了零碳產業園的地方標準,從規劃布局、統計核算、減排路徑、評估改進、信息披露等方面為零碳產業園的建設提供統一、清晰的前瞻性指導。
其中,《零碳產業園區建設規范》(以下簡稱“建設規范”)地方標準由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提出并歸口,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遠景能源有限公司、上海遠景科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自治區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等產學研機構聯合起草,將于2023年4月28日正式實施。
該建設規范對零碳園區的建設提出了整體的方向性指導,包括建設原則、園區主要系統構成、建設中的重點工作、運維管理等內容,是零碳產業園標準體系的支撐基礎。比如,對于低碳、零碳能源系統,該標準提出零碳園區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應不低于80%。
“該建設規范結合了政企研的強大力量,參考了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的實踐經驗,從零碳產業園的建設、管理、運營等方面做了詳細的規定,形成零碳產業園建設的系統地方標準,將對促進我區能源和工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產生重要意義。”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化處處長費毅表示。
計量是零碳園區
碳排放、綠電測算的基礎?!读闾籍a業園計量評價規范》(以下簡稱“評價規范”)由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并歸口,內蒙古自治區計量測試研究院為主要起草單位,該規范解決了零碳產業園建設成果如何評價的難題,為
碳排放的核算評價這一核心問題開創性地提供了標準化程序和方法。該評價規范預計將在近期正式發布。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負責該系列標準起草工作組表示,內蒙古發布的這套零碳產業園系列地方標準,既確保了與國際標準規范的協調一致,又充分借鑒了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建設和管理模式的實踐經驗,是目前第一套由地方政府發布的零碳產業園系列地方標準,填補了國內在零碳園區建設、綠色電力評價領域的標準空白,也使得低碳、零碳產業園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快速復制有據可依、有的放矢。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