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匯產業做大做強,會給林區、給生態帶來哪些變化?您心目中的“碳匯”愿景是什么樣的?
閆宏光代表:林業碳匯作為凝結生態保護建設成果的優質生態產品,將架起市場與生態建設企業的橋梁,打通GEP向GDP轉化的通道。通過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方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有利于拓寬生態補償、綠色金融等生態建設投入渠道,將資金引入生態建設、導向低碳發展,形成推動生態價值實現的良性循環。
下一步,內蒙古森工集團將積極融入全國“雙碳”政策,按照自治區“我區是北方最大的碳庫,要提高把生態資源變成經濟資源的本領”的要求,積極開展森林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以“六個一”為抓手,加快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不斷開創林業碳匯工作新局面。“六個一”即:一是確立力爭實現“到2030年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6億立方米,完成同期國家森林蓄積增長任務的10%”的工作目標。二是通過不斷完善碳匯資源矢量數據庫,對接優選項目登記備案平臺、碳匯交易平臺、溫室氣體清單平臺,構建以“一庫三平臺”為基礎的林業碳匯資源管理體系。三是積極爭取國家林草碳匯試點政策,爭當重點國有林區碳匯示范,打造全國最大的國有林碳匯儲備基地。四是全力開發儲備VCS和CCER等一批碳匯項目。五是瞄準碳匯評估監測、增匯經營、碳交易、
碳金融等重點領域,著力培養“一批人才”。六是力爭實現《天然次生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國家標準申報的突破,積極推動提升森林可持續經營的綜合效益。
此外,我們還將積極探索構建區域碳中和市場,發揮內蒙古東部區生態優勢和西部區經濟優勢,開展區域碳中和試點。積極組建林草碳匯經濟產業創新聯盟,聯動內蒙古東部林草碳匯資源,發揮綠色經濟引領作用,構建新時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林區。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