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國發展高層
論壇2023年年會在京舉行,本次
論壇以“經濟復蘇:機遇與合作”為主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在論壇上發表了主題演講。
劉世錦表示,應對氣候變化,從根本上來講,還是要通過創新來打破約束條件,因為工業革命以后,發展主要是由若干次大的技術創新所帶動,創新打破了原有的發展約束,拓展了新的增長空間。
他解釋,以往的發展約束條件通常是顯而易見的,比如說土地、資本、勞動力短缺。但氣候變化對發展的影響,是通過科學研究發現,并經傳播討論,逐步形成的社會共識,進而通過公共政策成為發展的約束條件。所以,約束條件改變了資源原有的配置格局,簡單說就是,當已有的資源已經枯竭,我們需要找到新的替代資源,當然這一創新過程不會一帆風順,在初期會面臨成本過高的壓力。
“但是我想說的是,創新如果進入一個可持續的軌道,成本下降可以相當快,而且隨著競爭的加劇,
價格下降,不少產品的
綠色溢價已經是由正轉負了,這方面典型的
案例就是光伏發電。” 劉世錦稱,其實其他
清潔能源也正在呈現出類似的特點,所以通過創新,我們對人類命運氣候變化的前景還是應該有信心的,但這個信心不能是空的,關鍵是要盡早啟動各個相關領域的創新進程。
在劉世錦看來,創新理念非常重要,現在面臨的現實是,我們對創新型一些技術方面的東西重視不夠,缺少激勵。
劉世錦表示,綠色發展方式從根本上要靠綠色技術驅動。他提出一個新的理念就是創新型“碳替減”,何謂創新型“碳替減”即依托綠色技術替代而相對減少的
碳排放,也可稱之為替代性減碳。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