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
碳中和。”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長期以來,一直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把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一直致力于推動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氣候變化治理體系,一直在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
綠水青山就是幸福,守護環境就是守護人類自己。鐵路作為世界公認的
綠色低碳環保交通方式,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發展方式
綠色轉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時代十年,國家鐵路完成貨物發送量324億噸,國家鐵路增加的貨運周轉量與公路完成同樣的周轉量相比,累計減少二氧化
碳排放約2316萬噸。這些成就向世界證明了,鐵路不僅僅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更能為“綠色中國”注入澎湃的活力,為綠色、高效的運輸模式提供更多有益嘗試。
優化運輸鐵路線,才能更好發揮鐵路運輸的溢出效應,為綠色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例如,以鄭州鐵路局為例,制定集團公司碳排放達峰行動實施方案,加強綠色鐵路建設,優化鐵路線路和站場布局,加快淘汰高耗低效技術裝備,加大
新能源及低碳技術裝備應用,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能。
同時,在大力推進“公轉鐵”貨運上量提質方面,圍繞日均裝車9000車目標,以開年即決戰、開年即沖刺的狀態,開足馬力,深挖“四線四區域”能力,發揮太焦、侯月、瓦日、邯長“四線”聯動優勢,制定“一企一策”貨運增量方案。將大力發展冷鏈運輸、集裝化運輸,打造差異化、特色化鐵路快運產品;并將以鄭州航空港站為中心,積極探索
試點開行高鐵快運列車方案。此外,在健全貨運物流網絡方面,加快管內鄭州圃田(占楊)、薛店物流基地建設,布局其他地市級物流節點,持續推動貨運向現代物流融合發展。這些努力的成就,正是堅持綠色發展的最直觀的體現。
“綠色中國”關系著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也是幸福生活的開始,伴隨著更加低碳環保的綠色交通工具普及,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出行必然會更加美好,也必然能為綠色發展注入一股“鐵力量”。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