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泰證券總經理馮藝東將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交多份與資本市場有關的提案,其中一份提案重點聚焦國家“碳達峰
碳中和”的目標。
據馮藝東介紹,目前,我國
碳排放交易體系尚處于發展初期,存在
碳排放配額分配機制不合理、交易市場分散、
碳稅機制缺失等問題。建議借鑒國際先進經驗,以量價雙控為總體原則,打造配額分配、交易與
碳稅征收有機結合的減排政策體系,高效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他的具體建議包括四個方面:
第一,優化碳排放配額初始分配機制。以統一市場、總量控制、區域協調為原則,建立“自上而下”的總量分配控制制度。由生態環境部與國家發改委統籌,依據行業發展特征與減排需求,科學制定全國碳排放配額總量。加快推動目前
碳市場配額初始分配由“企業申請+政府審批”模式為主向
拍賣為主過渡,充分發揮市場對碳排放配額初始分配的決定性作用。
第二,加快推動實施碳稅政策。與
碳交易基于總量控制設計原則不同,碳稅制度設計的核心是
價格控制,通過
價格干預引導經濟主體優化生產經營行為,從而實現
碳減排目的。建議國家稅務總局牽頭,盡快研究新設碳稅稅種,按照“誰擁有配額,誰繳納碳稅”的原則,以各企業持有的碳排放配額為計稅基礎,向配額持有人征稅,促使企業提高能效,從而實現全社會減排;稅率設計上,應綜合考慮不同區域、不同行業發展特點,制定差異化碳稅
試點政策,合理確定碳稅稅率,既充分發揮碳稅機制的減碳效應,又切實保障地區和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第三,建設全國統一碳交易所。以全國碳交易市場和九省市的區域碳交易市場為基礎,組建以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為會員主體的會員制全國碳交易所,作為碳排放配額交易的統一市場。建議由中國證監會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碳排放配額交易和登記結算制度,構建統一的碳排放信息共享
平臺。全國碳交易所會員單位在證監會監管下,拓展服務客戶交易,開展咨詢、經紀、做市、融資等業務,推動引入
碳金融衍生產品,完善市場風險對沖及價格發現功能。
第四,建立
碳配額回收注銷機制。為確保碳市場平穩運行,建議借鑒歐盟市場穩定儲備機制,允許各配額持有主體向主管機構申請注銷冗余配額,達到減少過剩配額的效果。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