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碳交易市場制度體系,實現生態價值轉換
碳交易市場是實現碳達峰的重要工具。完善碳交易市場機制,才能高效實現
碳減排,充分利用市場機制降低成本效益。福建省
碳市場是國內的第八個
試點區域
碳市場,這賦予其構建完善的碳交易市場責任,積極參與全國碳交易市場,為全國碳交易市場的完善提供“福建經驗”。
福建省碳市場的建設要在立足于福建省特色的基礎上繼續完善,具體可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鼓勵福建省大型活動和
會議積極落實碳中和,探索建立以政府為龍頭,由社會、企業、個人等多方參與的“碳匯+”多元化、市場化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體系。如:繼續完善南平市“森林銀行”,充分發揮南平市的生態資源優勢,激發生態產品機制實現;繼續深化三明市林業碳票,實現全市林業碳匯的經濟價值。
發揮政府在碳匯市場的引領和監督作用。
政府要積極引導鋼鐵、水泥等企業進入碳交易市場;政府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擴大配額有償
拍賣的比例,使得企業有充足的資金開展節能低碳生產行為。碳匯市場的高效運作離不開政府的監管,政府部門應成立專門綜合管理機構,矯正碳市場交易存在的問題,讓碳交易市場更加開放、更具時代特征,更好地激發碳交易市場在實現碳達峰方面的作用。
開發和利用碳金融衍生品不僅可以穩定
碳價,還可以加大碳市場的流動性。鼓勵開發多樣化的碳金融產品,將綠色金融與生態文明相結合,開放創新碳金融新業態,加強對
清潔能源、綠色新興產業和綠色技術研發的投融資,解決新興綠色產業發展的融資難題。同時,隨著碳金融形式的多樣化出現,監管機構要出臺相應的配套政策,加強對碳金融產品的監督管理,防止碳金融衍生品的過度開發。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