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
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能源無疑是主戰場。近年來,全國各地積極探索、著力推進能源
綠色發展的同時,也融合大數據創造出不少科技新產品。
“宏豐公司今年一季度‘碳效碼’為3級,綜合分析企業的能效情況,需要在精準定容和精準補償兩個系統上優化方案。”這是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宏豐爐料有限公司,收到的一份依據“碳效碼”生成的“能效賬單”。
宏豐公司負責人周永向媒體介紹,按照優化方案,公司縮減了10%的變壓器裝機容量,預計每年可降低企業用電成本近10萬元,減少
碳排放25噸。
引領企業精準降碳的“碳效碼”,成了降本增效的“密碼”。其誕生的背后,與當地的工業結構密切相關。
據了解,湖州工業規模在浙江省雖然不大,但紡織、化纖、非金屬礦物等產業占比較高,全市的工業能耗水平一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任務重。
另一方面,企業用能形式多樣、數據統計分散,行業內對于碳排放效率也一直屬于“看不見摸不著”的狀態,沒有統一的評價指標,從而導致企業和產業低碳轉型也缺乏科學標準。
2021年2月,長興首創推出“能源碳效碼”,依托電力大數據
平臺,集成區域、企業生產經營的用電、用氣、用煤、用油等能耗數據,轉換成碳排放量,結合區域、企業產值,進行精準統計、分析和賦碼,讓企業碳排放水平一“碼”了然。
具體使用方面,“能源碳效碼”根據企業某一周期內單位產值碳排放量與該企業所處行業同期單位產值碳排放量平均值進行比較,進行精準統計并賦碼,分為1至5級五個碳效等級。等級1表示企業碳排放量低于行業平均較多,碳效最高;等級2-4表示企業碳排放量近于或略超出行業平均水平;等級5則表示碳效最低。
“企業可通過手機端掃碼查看‘能源碳效碼’,并得到與行業平均值相比的具體數值。”據國網長興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對“能源碳效碼”顯示為4級、5級的企業,供電公司將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開展“供電+能效服務”,助力企業節能降耗。政府部門后續還將根據實際,對能效水平低的企業及減少碳排放升級提效實績進行政策獎勵和支持。
以“能源碳效碼”為代表的科技產品,是湖州市以數字化為引領、推動綠色制造升級的縮影。反過來,“碳效碼”們也在賦能長興的一系列改革,反哺當地的產業發展。
眼下,長興新能源產業已形成電池研發、生產組裝、原輔材料加工、零配件制造、銷售以及廢舊電池回收等較為完善的產業鏈,相繼創成浙江省新能源特色小鎮、省制造業創新服務中心、省創新服務綜合體。
一批批優質項目的落地,更是成為長興新能源產業發展、實體經濟全面振興的強勁動力。新能源產業真正成為了富民大產業,也逐漸成為該縣經濟發展的又一“定海神針”。
綠色效應還在不斷疊加。據悉,通過政企聯動,湖州已經把“碳效碼”納入《湖州市綠色金融促進條例》,首次以地方立法形式,建立碳排放信息披露機制。同時,“碳效碼”也已正式升格為浙江省級數字化應用,在2021年全省已有4萬多家企業信息數據同步接入。
把生態保護擺在突出位置,確立生態立市首位戰略,在全國率先開展“綠色GDP”考核,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綠色低碳發展,湖州市綠色發展正在加速駛入快車道。
2022年12月,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
會議上,湖州被認定為“生態文明國際合作示范區”。湖州實踐由此走向全球,正加速呈現美麗中國集成之地、濃縮之地、經典之地的美好圖景。(完)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