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
會議(下稱COP27)閉幕。在
會議的最后兩天,與會各方就損失和損害基金的建立達成了共識,并將其寫入文件,這是推動包容性增長的重要體現。
會議的召開推動了氣候變化相關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從媒體和學術界的反應來看,會議的成果低于預期。這表明目前國際形勢比較復雜,需要應對的問題很多,對不同問題的考慮也可能會相互沖突。
事實上,應對氣候變化的很多重要舉措都處于研究當中,各方盡管達成了一定的共識,但共識的程度不高。COP27上主要的內容都見諸報端,但會議期間各類大會、小會和會下交流中,有不少問題都引起了討論和爭論。對于這些問題,文字上的共識尚且不見得能形成,更不用說政策上達成共識。
因此,大會雖然結束,但是進一步推動可持續發展、推動應對氣候變化,還有很多課題需要深入研究,以供決策者參考,只有這樣才能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或者在明年的COP28上取得進一步的進展。以下我想和大家交流三個方面的問題。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