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以來,人社部會同有關部門發布了5批共74個新職業。不斷涌現的新職業,不僅為人們提供了發展新機遇和就業新選擇,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也體現了新技術、新需求的發展趨勢,成為觀察我國經濟發展的風向標。新職業如何產生?將為就業帶來哪些改變?
從何而來
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催生新職業
伴隨經濟社會發展,新興職業不斷涌現。觀察已公布的新職業,可以發現數字職業、
綠色職業等是“上新”重點。
我國數字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當前,數字經濟已經融入人們的生活,這促進了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出現,進而催生出新職業。
——綠色轉型全面加速,催生綠色職業,如
碳排放管理員、
碳匯計量評估師、綜合能源服務員、建筑
節能減排咨詢師等。
碳達峰、
碳中和是實現經濟社會更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要路徑,正在悄然改變能源與經濟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一批綠色職業應運而生。
有的綠色職業產生于新領域,例如碳匯計量評估師、綜合能源服務員等。有的綠色職業脫胎于傳統產業,例如占據主體能源地位的煤炭資源,其清潔化、大型化、規?;⒓s化利用和由單一燃料屬性向燃料、原料方向轉變的產業發展新趨勢,使煤提質工這一新職業從傳統產業中誕生。
如何評定
在向社會公開征集的基礎上按程序遴選確定
什么樣的新興職業可被確認為新職業?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新職業是在向社會公開征集的基礎上,經
專家評審、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向社會公示后,由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
新職業的評審標準主要包括職業的社會性、技術性、穩定性等方面內容。社會性主要考察新興職業對社會、關注直擊考場官方微信公眾
平臺zhukao119獲取更多資訊,經濟的影響程度,是否能夠帶動更多的勞動力就業;技術性則觀察職業是否能反映新產業、新業態的出現;群體性考量新興職業現在的從業人員規模以及未來的發展活力。
新職業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中未收錄的,社會經濟發展中已有一定規模的從業人員,且具有相對獨立成熟的專業和技能要求的職業。新職業信息主要包括:職業名稱、職業定義和主要工作任務等。
近年來,人社部門不斷完善新職業發布制度,及時向社會發布新職業,動態調整職業分類,健全職業分類體系。
對勞動力市場而言,新職業的發布意義重大。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孕育新業態、產生新職業,國家對這些新職業進行征集、規范,并加以公布,可以提升新職業社會認同度、公信力,滿足人力資源市場的雙向選擇需要,從而促進勞動者就業創業。
新職業客觀反映了經濟社會的最新發展,以及人們在追求高質量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新需求,很多新職業有比較大的吸引力,正在成為年輕人就業的新方向、新指引。
怎樣發展
新職業勞動者已近1億,且數量持續增加
據介紹,新職業陸續發布后,人社部門還將及時推進新職業的標準開發工作,全面推動相關的培養、評價工作。及時發布新職業,開發新職業相關標準,不僅對規范新職業的培訓市場具有積極意義,還有利于引領職業教育培訓改革。
國家發布新職業,制定相應職業技能標準,可以為設置職業教育專業和培訓項目、確定教學培訓內容和開發新教材新課程提供依據,從而推進人才培養和市場對接、與社會需求同步。除了組織制定新職業標準,指導培訓機構依據國家職業標準開展培訓,還將積極穩妥推行新職業技能水平的社會化評價,對評價認定合格的人員,由評價機構按照有關規定頒發證書。新職業能起到職業引導作用,做好新職業發布的后續工作,完善培訓、評價工作,有利于對新職業有興趣的大學生做好職業規劃,幫助年輕人順利就業。
為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順應節能降碳領域對人才的迫切需求,市場監管總局認研中心開展碳排放管理員培養培訓及人員能力驗證工作,完善碳排放領域人才培養體系,助力綠色經濟發展,為我國“雙碳”戰略早日實現提供人才保障。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