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以“把握RCEP機遇,發展零碳經濟”為主題的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國際經濟管理技術
論壇(以下簡稱“
論壇”)在
北京國家
會議中心舉辦。論壇由
北京國際經濟管理技術促進會、華軟資本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世界貿易網點聯盟共同主辦,北京市商務局、中國
碳中和50人論壇、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等單位協辦。
會上,由華軟集團研究院與中國碳中和50人論壇聯合推出《零碳中國:數智化減排與未來》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并由中技華軟基金投資合伙人張曉丹進行了分享。白皮書通過聚焦零碳中國與數智化減排前沿實踐,研究“雙碳”目標與各領域數智化轉型的技術應用,探索中國“雙碳”目標實現與數智化轉型的緊密結合路徑,對技術應用、零
碳市場、零碳城市、零碳社會的數智化減排進行了深入探討,為數智技術和
節能減排領域的從業者、政策研究者、愛好者及各減排行業部門提供參考。
華軟資本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江鵬程在致辭中指出,當前氣候變暖加劇,越來越多國家開始重視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并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努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碳中和50人論壇主席杜祥琬院士從戰略的角度,結合其在應對氣候變化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研究成果,闡述了中國“雙碳”目標實現的戰略路徑,并發表了題為《對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及路徑的思考》的主旨演講。
杜祥琬闡述道,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其所需要的是科學轉型、產業升級、社會進步等方方面面的變革。同時,杜祥琬對當前我國實現“雙碳”目標面臨的問題及發展方向梳理出了八大戰略——節約提效優先戰略、能源安全戰略、非化石能源替代戰略、再電氣化戰略、資源循環利用戰略、固碳戰略、數字化戰略、國際合作戰略,并從產業結構優化方向和能源轉型融合發展及構建新型“源網荷”電力系統等視角,闡述了我國在“雙碳”目標實現過程中的能源安全及產業發展的具體路徑。隨后,杜祥琬還對工業、交通、建筑及負碳等領域,闡述了科技發展方向及創新的重要作用。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