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集海洋、森林、濕地三大綠色基因和生物多樣性于一體,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生態資源寶庫,具有打造江蘇發展“碳匯空間”得天獨厚的生態碳匯優勢。我市擁有全省56%的海岸線和48%的海域面積,沿海海域是中國唯一無赤潮的內海水域,豐富多樣的海洋資源為海洋碳匯創造了巨大空間;我市是 “國際濕地城市”,濕地面積占全省27.28%,河湖水面27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15.9%,面積巨大的濕地資源為濕地碳匯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市是“國家森林城市”,新增造林面積多年位列全省第一,林木覆蓋率近25%,去年開始,又在9個縣(市、區)的11個地塊進行碳匯林試驗,不斷增長的林木面積提供了可觀的森林碳匯總量;我市是江蘇第一農業大市,耕地面積和基本農田超過蘇錫常三市總和,常年糧食種植面積超1470萬畝,不斷發展的綠色生態農業為農業碳匯拓展了轉化路徑。豐富的生態碳匯資源,是鹽城的寶貴財富,要進一步提高對生態碳匯資源價值的認識,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充分發揮海洋、濕地、森林、農業的固碳作用,不斷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同時,積極推進體制、機制、技術創新和平臺建設,著力打造藍色碳匯生態功能區和全國生態碳匯先行區,在拓展江蘇發展碳匯空間上做好“碳路先鋒”。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