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綠色金融,“碳”出綠水含金的新路徑
一點一滴,向前“碳”索。
邁入新發展階段,“雙碳”目標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面對時代之考,南平中院適時出臺了《全方位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行動方案》,聚焦四個中心,制定26項具體行動舉措。
“你是否認罪認罰?”
“我知道砍樹需要辦理許可證,是我心存僥幸,覺得砍伐數量不多,又是自己的林木,我很后悔,我愿意認罪并認購相應的
碳匯進行補償。”被告人吳某輝回答。
順昌縣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吳某輝認罪認罰,并以購買碳匯的方式進行了生態破壞的替代性修復,依法予以從輕處罰。法院遂以濫伐林木罪判處其相應的刑罰,并處罰金。
隨著該案的宣判,全國首個認購碳匯替代修復受損的生態環境案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
“變現難、辦證難、法律意識淡薄等難題一直是涉林類犯罪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由于缺乏統一的生態產品交易
平臺,生態產品的有效流通、處置及變現通道一直難以打通。”順昌法院院長甘代興介紹,“‘堵不如疏,堵則溢,疏則順’。通過碳匯認購這樣的小切口,建立金融資本與生態資源的轉化連接橋梁,不僅能中和生態環境受損地碳排量,也能盤活林企、林農手中的森林資源資產。這種疏通、造血的方式,有效傳導了‘保護者獲益,破壞者贖買’的價值導向’,讓各方面真正認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路徑明確了,全市法院上下擊楫而進,一系列與“碳”有關的綠色實踐在富美新南平建設中開花結果。
南平中院主動對接南平市政府在全國首創的“一元碳匯”項目,出臺《關于在全市法院試行環境資源類案件被告人以認購碳匯方式替代性修復受損生態環境的通知》,加快推進碳匯認購修復模式在全市范圍的試行推廣,促進生態修復與林業增綠增效的互惠共贏。目前,全市6個法院共引導52個被告人認購碳匯53.1萬元,碳匯資金惠及11個鄉鎮27個村集體。
《通知》通過引導和督促被告人主動認購“一元碳匯”項目,開展替代性修復創新探索,為積極推進森林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提供了有益實踐范例。
“沒想到保護好樹林也會有收益,就像守著金山一樣。”一大早,順昌縣建西鎮路茲村村民謝玉金就趕往碳匯林進行林木養護,“現在這里樹高林密,走到哪里都是‘天然氧吧’!”
一座座山的“點綠成金”,折射出南平法院的執行力,同樣也激發了市場的原動力。
面對全國
碳市場上線交易,地方
碳市場試點建設得如火如荼,順昌法院迅速貫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
碳排放權等涉碳權利具有法律屬性”的意見精神,率先開展全國首例“碳執行”,幫助控排企業把未使用的
碳排放配額采取執行措施及時變現資產,清理企業債務,助力生產企業探索出一條低成本、市場化的綠色減排道路。
為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推動碳匯權益交易試點,順昌法院還首次在一起民間借貸糾紛執行案中評估出被執行林權碳匯量市場價值,以提升森林總體經濟價值,促使執行案件圓滿執結。將林木資源碳匯價值納入執行環節,又是一次司法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有益的嘗試。
敢闖、敢試、敢為人先。“雖然案件執行成交款數額不大,但卻是人民法院正確適用法律法規的結果,不僅拓寬了執行工作思路,也為今后執行企業的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等新型財產提供了經驗啟示。”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建虹潤公司董事長林善平如是說。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