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
碳中和50人
論壇聯席主席白重恩出席“中國
碳中和50人
論壇2022年大會”并發表主旨演講。他提出,需要對這樣一個排放權配額的初始發放方式來進行改革,改革以后才可以更加高效地推動碳中和。
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統一運
行情況下,目前
碳排放配額的初始發放方式存在弊端,白重恩指出雙碳目標實現的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第一是拉閘限電的問題;第二是
新能源的消納能力不夠的問題;第三是如何應對碳關稅。對這三個問題來說,如果能更好地建立
價格機制,讓碳排放的成本有效地傳導到電力
價格中,這都會有利于這些問題的解決,也使得電力的價格變得更加合理。電力價格上漲的負擔可以由出售排放權的收益來對沖。
因此,他建議將免費配額發放給電力企業改為發放給電力的終端使用者,減小終端使用者對電價改革的抵觸,推動電價市場化發展并實現碳排放成本傳導到電價,緩解電力供不應求壓力、促進新能源并網消納;建立起企業碳排放核算體系,推動企業綠電交易,盡可能地減少碳排放,減少碳邊境調節稅的稅基。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讓電力的價格充分反映市場的供需平衡情況,讓碳排放的成本有效地傳導到電力價格中。排放的成本最后傳導到終端用戶,從而鼓勵終端用戶來節約使用電力,來節約使用能源,最終達到
節能減排的效果。
碳減排工作是個長期任務,需要政策部門、電網企業等各方更多的努力,希望這條改革新思路可以有效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完成。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